APP下载

对加强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11-29黄志超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5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黄志超

对加强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黄志超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近年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国有企业所认同,然而,在实践工作开展中仍然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门职能分工不够明确、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缺少监督和评价机制等等,需要国有企业加以重视和解决。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改进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旨在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质量,竭尽所能地维护国有企业的切身利益,从而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系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岌岌可危,如何能够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有强劲优势,俨然成为了国有企业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工作,规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当发生经济纠纷时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判别依据,在此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济风险就会被降到最低,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也会更为顺利,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 合同管理概述

合同管理涉及到了多个环节,是一项比较复杂、烦琐的工作,在合同准备、谈判、签署、生效、变更、解除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会出现风险,需要国有企业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现如今合同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企业需要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将合同管理工作与企业业务活动紧密结合到一起,使之充分发挥出对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依法管理原则。在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能因为短期利益就铤而走险,做出法律法规不允许的事情,这会让企业的经济风险大幅上升,企业的发展前景也会不容乐观。②全员管理原则。不仅国有企业的全体管理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合同管理工作中,而且各个部门及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保持分工合作,将合同管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③全程管理原则。国有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面临的风险是比较多的,必须将合同管理工作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运用全过程管理思想,致力于企业风险的及时防范,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稳步有序开展,这样国有企业才能保持快速发展。④效益优先原则。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国有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合同管理工作目标,以此为导向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确保合同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其作用也能有效发挥出来。

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面临的机遇

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国有企业所认同,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期,这一先进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加强了自身信息化建设,通过将合同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实施电子化操作,以此来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缩短审批时间,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给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合同签约之前的前置审批程序,需要对合同中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定价加以审核,所得结果将以会签审查表的形式予以呈现,接下来将国有企业相关部门提出的审查意见汇总后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批。可以说,前置审批程序越严格,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就会越小,企业的利益也会得到有力保障,而在新时期合同前置审批流程也越来越规范化、严格化,对于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大有助益。

3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面临的困境

3.1 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能够起到指导、约束、激励等多重作用;反之,如果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就容易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职责的情况,合同管理工作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而目前国有企业制定的合同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够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及时,配合度较低,违反制度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不利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3.2 部门职能分工不够明确

合同管理工作并非只是国有企业某个部门或者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与企业所有部门及人员都息息相关的,每个部门及相关人员都有着专属职责,需要其能够加深对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将自身职责落实到位。但是有些国有企业没有对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予以详细划分,致使合同管理工作相对混乱,各种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合同管理工作效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被大大削弱。

3.3 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哪个企业能够拥有信息资源优势,其在市场竞争中也会占据领先地位,这就要求企业各个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将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采集、分析、传递、共享,确保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得到所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然而,在国有企业中各个部门仍然独立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畅通,导致企业的法律部门不了解业务部门在合同起草工作中的进展,对于项目立项、定价都存在疑义,合同审核效率不高,甚至会影响到合同的签订,危害企业的利益。

3.4 缺少监督和评价机制

合同履行同样包含在合同管理的范畴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合同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够认识到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就会造成经济纠纷事件屡屡发生,国有企业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然而国有企业往往疏于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监督,缺乏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即使他们出现了重大失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能唤醒管理人员的警惕意识和危机意识,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经常敷衍塞责,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给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4 加强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路径

4.1 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当务之急是制订健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推动合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以此来约束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行为,使之将合同管理当作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完成。国有企业制订的合同管理制度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仅合同管理内容十分全面,合同管理流程也要力争做到完善、严谨,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和工作要求都要在制度中体现出来,以便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对各部门和人员进行指导,让他们的各项操作能够有据可循,更加准确、规范,进而提高国有企业对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

4.2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

考虑到合同管理工作需要国有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全程参与,为了防止部门之间的扯皮对合同审核和签订造成不利影响,国有企业要将各部门及人员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权责予以详细划分,这样当出现问题时就能快速找到责任人,对于工作人员也能够起到警示作用。比如,企业的业务部门需要负责市场调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拟定项目可行性报告、起草合同等工作,财务部门要审核合同项目报价,法律部门要从法律角度对合同进行审核。只有国有企业各个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合同管理风险也会进一步降低。

4.3 增强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抛弃私心,通力合作,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求企业各个部门能够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此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合同的起草需要由业务部门组建专业的合同起草小组,他们要从企业的各个部门收集有效的信息资料,各个部门间应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协调,才能保证合同起草的质量。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合同审核效率,让审核工作更有针对性,通过对合同的条款和文本从法律角度进行审查,防止出现漏洞,增进了职能部门对合同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知,提高了合同管理工作效率。

4.4 加强对已签订合同的监督和审查

对于已经签订的合同切不可忽视监督和审查工作,否则国有企业将会遭遇到巨大的风险,失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先机。在合同履行阶段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管理制度,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带来的损失,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则企业的损失就将得到削减。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比如邀请业内专家教授他们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或召开专业研讨会,选派专业人才进修等,都不失为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举措,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水平高的合同管理队伍,将会给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方面的有力保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都有重要作用,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合同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实施合同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制订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将合同管理职责科学划分给企业各部门及人员,还要鼓励部门之间积极沟通,促进信息的传递,并加强对已签订合同的监督审查,做好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为合同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以及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石汝仟.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5):34,41.

[2]陈琼,毛云杰,陈昌敢.基于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合同管理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17(11):38,41.

[3]常玺强.以合同管理为主线有效防范生产经营风险[J].化工管理,2018(20):61-62.

F426.2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46

2095-6835(2019)15-0114-02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