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理念下的新型城市交通规划探索*
2019-11-29李佩瑾张军
李佩瑾,张军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新型城市交通规划探索*
李佩瑾,张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70)
通过了解和分析现有绿色交通概念下的交通规划,对现有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索如何在新时代更加有效地解决现有的交通和环境问题,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绿色理念为基础,实现城市交通的新型规划,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交通;城市交通;消费观念;交通堵塞
1 绿色交通理念
1.1 绿色交通理念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提升,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私人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交通堵塞日益严重、资源消耗过大等,人们的出行安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交通系统带来的各种问题,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进行城市交通管理和制定交通政策,尽量遏制私家车过度占用和使用道路,合理分配时间和空间。但随着人们对交通需求的增加,这些问题并未得到更好的解决。因此,随着城市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为了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保护环境,绿色交通的概念应运而生。
克里斯布拉德萧在1994年引入绿色交通的概念并提出了绿色交通等级,且对绿色交通工具进行分类[1]。绿色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同时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具体指的是利用低碳环保的多种城市交通工具及各种交通工具的组合出行方式来建立一个协调的交通系统,完成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活动[2]。
1.2 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没有确切的定义。台湾某公司副总经理沈添财先生第一个详细地解释了绿色交通和绿色思想,他指明,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发展多元化的城市交通系统为基础,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促进社会公平[3]。唐攀在其学位论文中认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绿色交通概念的核心是实现交通、环境和资源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强调可持续性的一种理念[4]。总之,绿色交通可以适应城市的未来发展,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需要。
1.3 绿色交通的发展原则
绿色交通是一个系统概念,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发展与需求的协调,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3.1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交通系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以及交通需求,其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应未来趋势的变化以及未来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需要改善现有道路系统,提供安全、高效、舒适、准时和快速的服务。
1.3.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在资源保护和环境友好方面。目前,中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且由汽车排放的有害性气体在污染物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城市交通系统应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最小的环境污染和最小的生态破坏。
1.3.3 协调性原则
城市交通系统应该遵循系统本身的最优原则,以便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各种交通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最佳体系。
2 绿色交通系统的主导方式
2.1 步行交通
步行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出行方式。随着城市对可持续和人性化交通不断发展的需求,其不消耗外界资源能源、对环境零污染等优点使得合理的步行空间和步行系统的设计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是首选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由于交通发展中忽视人重视车的思想,导致现有的交通系统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因此,完善行人交通系统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2.2 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方式,由于汽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取代。然而,目前中国出行中自行车占据30%以上。自行车出行有以下特点。
2.2.1 灵活准时
自行车的外形轻便灵活,不需专用车道,对各种设施的要求低。灵活性好,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道路拥挤造成的影响,能保证在拥堵时候畅通无阻地抵达目的地,准时性高。
2.2.2 经济环保
自行车制造成本以及购买价格都比较低,大部分居民都可以消费得起。主要通过人力运行,不会消耗过多的资源,且存放灵活,对空间的占用比较少。
2.2.3 短途出行的最优选择
在短途出行中,自行车是最佳选择。灵活轻巧,还可以锻炼身体,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是一种健身运动。总的来说,自行车交通是一种环保型交通方式。提倡自行车交通,营造舒适的自行车旅行环境,使自行车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当前的任务。
2.3 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公共交通承担了城市交通中的大量出行任务,一般包括公交车、轨道交通和以出租车为辅的交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轨道交通方面,为了实现绿色交通,除了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规划,也整合和利用了当地城市的现有土地布局等条件,对客运、客流集散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更好地利用了城市资源,实现了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有效结合。在公共交通方面,采用了快速公交(BRT),在主要走廊方位进行布防,快速公交通道沿着公交客流进行布设,将交通的服务功能完美地发挥出来。此外,BRT的实施应注意与常规公交车的有效结合。同时,还需设置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考虑各种因素,如道路数量和旅行人数,来保证道路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在以出租车为辅的交通方面,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的限速值,来保证交通事故发生量的降低以及污染排放的减少。
2.4 政策导向
2012-12国务院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对“优先发展公交”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在有关公共交通发展方面,建设部陆续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2005年,北京市作为城市人口居多的大型城市,相关部为了缓解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2]。
3 新型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探索
虽然目前以绿色交通为理念的城市规划建设已取得成效,但却忽略了社区的绿色交通以及一些中心城区的交通规划,以下是在现有基础上对新型城市交通规划的探索。
3.1 社区的道路交通
社区交通问题关系到社区工作的多个方面,同时也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息息相关。社区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居民需要在所在社区中获得便利交通,安全出行。因此,要加强社区交通建设,进行交通管理,保证社区交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从社区的角度考虑,城市需要一个安全、不间断、易于访问的交通道路系统。面向街道的住宅区的住宅用户确实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
对郊区交通管理规划的具体措施为:对路网规划需要合理组织,路权明确,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具体的出行需求、交通规模以及居民出行方式,提出合理的社区交通规划,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在机动车设计与慢性设计中,机动车设计需要结合社区的出入口和与周边道路的衔接,外加道路的限速和行人安全的标准等,慢性设计中要保证以人为本,根据居民的出行模式,设计出合理的慢性服务系统。
3.2 中心城区的步行设计
中心城区指的是整个地区政治、商业和文化活动的核心。中心城区需要尽可能避免穿越街道或横穿高速公路。它需要紧凑的结构,快速交通,易于进入的公共交通以及完全禁止机动车辆的行人专用区。
新规划的中心城区配备了外环交通分配环路和径向林荫大道,以便在外部分配环路中解决车辆的跨境交通问题。由于公交车道和小交通环路取代了宽阔的公交道路,整个市区将成为一个步行城市[5]。快速公交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中心应集中在城市的最中心区域,并合理规划行人空间与公共交通换乘站之间的连接通路。
4 结束语
绿色交通是现代社会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是绿色交通、低碳环保的模式。绿色交通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应该是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
[1]李炯.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中小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2]张晓春,王波,孙超,等.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深圳市盐田区交通规划探索与实践[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1(1):14-17.
[3]闫见英. 绿色交通理念下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4]唐攀.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交通系统评价[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5]骆畅.生态城市理念下的绿色交通规划演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J].建筑与文化,2016(1):90-91.
U491.1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38
2095-6835(2019)15-0096-02
李佩瑾(199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军(1963—),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92006)和北京市教委社科重点项目(编号:SZ201910038021)资助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