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派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及形成原因

2019-11-29彭杨莹孟祥庄

绿色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徽派街巷风水

彭杨莹,孟祥庄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引言

徽派民居建筑有着科学的环境布局、精美的建筑工艺、独到的构思设计,不仅是徽州自然因素、经济条件及社会文化的结晶,更象征着中国民间建筑高超的技术成就和艺术水平。

2 徽派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

2.1 建筑单体

2.1.1 规整的平面布局

徽派民居的平面布局方整,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在厅堂入口处形成天井,组成围合式的内部空间[1]。院落嵌套并向内延伸,家族越大,纵深院落越多,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空间[1]。

在平面布局中,天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使封闭空间具有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而且延伸了堂屋空间,它是具有连接和引导功能的枢纽空间[2]。这种内向型的建筑,以天井为单元,组合成一个家族,体现出徽州人聚族而居、不染他姓的宗族观念。

2.1.2 丰富的体形轮廓

由于人口密集且聚族而居,徽派民居建筑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普遍采用封火山墙。为解决山墙檐与屋面之间高差过大的问题,徽派民居将山墙改为逐步下跌的模式,从而形成了“马头墙”[3]。这样不仅节省石材,而且打破了封闭高墙的单调和封闭,使墙面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极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外观。

2.1.3 简约质朴的色彩

徽派民居建筑有着粉墙黛瓦,色彩简约,灰白色调尽显典雅大方。黑、白、灰经过巧妙的安排,在对比中衬托各自特色,显得和谐有致,简洁而不简单。另外,“粉墙”、“黛瓦”很好地与“青山”、“绿水”外环境融为一体,色调宁静幽远,保持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2.1.4 精巧的三雕装饰

徽派民居有着高超的装饰水平,在建筑雕刻艺术上发挥地淋漓尽致,其中主要应用了砖雕、木雕、石雕。砖雕多体现在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木雕在装饰中占有主要地位,体现在月梁头、平盘斗,以及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等;石雕主要表现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等上面[4]。

2.2 街巷

2.2.1 环状多级的网状交通

徽派民居建筑的街巷大多穿透距离不远,并非是一直到底,而是不同方向并交织成网状。行走在街巷中,需要借助街巷标志才会不迷失其中,如一块石头、一口井。同时,街巷整体上有着较好的层级序列,构成主街—巷道—次巷道的环状多级网络系统[5]。另外,街巷在疏密和宽窄上都平缓变化,使得街巷显得变化多样。

2.2.2 豁然的中心空间

徽派民居建筑的街巷在起始点和交叉点会形成节点。起始点是街巷的开始端,为展现出很强的标志性和导向性,一般有着丰富的高差变化。交叉点空间则使街巷更好的连接和转折,以及引导作用,使街巷既连续又多变。总的来说,豁然的中心空间弥补了街道的封闭感与幽深感,使整个街巷空间疏密有致。

2.2.3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在空间尺度上,徽派民居的街巷具有很好的人性化特点。为了避免太空旷或太压抑,建筑高宽和街道宽度的比例恰到好处,以给人很好地空间感受。例如,屯溪的老街宽6-7m,两侧建筑高约7m左右,正好形成了1:1的高宽比,人行走其中极为舒适[6]。

2.3 村落布局

2.3.1 依山傍水,融于自然

徽州地形多变,多山多水,村落布局参考山形地脉,融合于山水之间。村落屋舍与周边环境巧妙结合,以山峦为骨架,以溪水为血脉,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这种融于自然的布局,不仅形成优美的村落风貌,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2.3.2 对外封闭的村落格局

徽派民居的单体建筑在平面布局讲究规整,却也内向封闭,形成隐深的深宅大院,也使得整个村落呈现出封闭特色。总的来说,村落布局主要有3种形式。

第一种是线型布局,建筑群沿主要巷道序列分布,有较好的朝向与景面,如款县渔梁。第二种是散点布局,多位于复杂的山地中,建筑散点分布于适宜地带,适合小型村落,利于自然风貌的保护,如婆源上晓起。第三种是集聚布局,适合各种规模的村落,优点是建筑集中而占地少、空间紧凑,但使封闭性较强,如黟县屏山[7]。

3 影响徽派建筑典型地域特点的因素

3.1 气候条件影响白色粉墙和街道尺度

徽州地区湿热的气候成就了徽派民居中淡雅的白墙。在湿热潮湿的环境中,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徽派建筑采用了白色的石灰粉,使建筑墙体保持干燥,避免墙体受到腐蚀。另外,湿热气候也导致了街巷狭窄,道旁高墙很好地在狭窄的街道形成较好地阴影,利于居民遮阳避热。

3.2 风水文化影响选址布局和色泽外观

古代徽州风水学说盛行,人们对风水文化顶礼膜拜,因而风水理论对徽派民居建筑的形成很有大的指导作用,并影响到建筑的各个层面。首先,风水文化影响着村落的选址布局。徽派民居建筑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风水理念,大多依水势而建,呈现出背山面水、山环水绕的特点[9]。其次,风水理论同样影响到建筑的色泽、体量、形式。黑白灰的色彩,淡雅柔和,很好地融于青山绿水的大环境中,迎合着“天人合一”的观念;高低起伏的马头墙,更是“取法自然”,与起伏的远山相呼应,力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3.3 宗法制度影响内部格局

地域的人文意识和社会文化对建筑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徽派民居建筑正是徽州宗法制度的物质载体。宗法制度注重家族血统的纯洁性,强调整个宗族的凝聚力,同时为了更好地抵抗外族入侵,徽州人以家族、血缘为参照,聚族而居。正是在这种“千丁之族未尝散居”地域民风的影响下,徽州民居建筑在单体及村落都有着内敛、封闭的特征。

3.4 徽商文化影响三雕装饰

徽州建筑的风格也深受徽商的影响。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社会重农轻商,徽州人经商致富后,即便有很好的经济实力,也不愿对外显富,而是“藏富于宅”。因此,在建筑外部,高墙紧闭,色彩淡雅;而内部却精致华丽,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三雕艺术。这巨大的内外反差,正是徽商“财不外现”观念的产物。

4 结语

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精深,有着别具一格的地域特征。在建筑外观上,高墙封闭,马头翘角,粉墙黛瓦,朴素淡雅;而内部却精致华丽,令人叹为观止;在街道和村落布局上,体现出较高的人文意识和艺术文化。徽派民居建筑典型的地域特征,正是受徽州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文化意思的影响才得以形成。湿热的气候条件、聚族而居的宗法制度、天人合一的风水意识、财不外现的徽商文化在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徽派街巷风水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边走边唱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徽派山水画传统的名实和承继问题
徽派建筑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雨中的街巷
岭南篆刻艺术的徽派传承探析
“风水”观念在《金翼》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