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科技工作的思考
2019-11-29张慧利杨俊义
张慧利,杨俊义
(1.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 成都 610213;2.四川省地矿局科技处,四川 成都 610081)
1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地质科技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地质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四川省地矿局明确要求全局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要精准对接中心工作,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工作基调,以“科技地矿”为引领,着力建设“科技地矿、绿色地矿、智慧地矿、平安地矿、廉洁地矿”,“五个地矿”,清晰绘就“地质+”战略和“互联网+地质”战略规划实现路径。贯彻落实四川省地矿局党委决定,全局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应当“五子登科”抓实抓好地质科技工作。
2 提高地质科技工作的建议
2.1 高度重视,树牢技术服务观念
曾经一度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地质科技工作者浮躁、疑惑、迷茫,是醉心于清苦的地质科技事业,还是逐利过上有钱人的好日子?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勾兑、应付、交差一度甚嚣尘上,甚至虚假资料、赝品报告满天飞。
离开了科技,就没有了地质。地质,就是探索与“天”相对应的“地”的本质,新时代要求地质工作者从系统出发,顺应人民对于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摒弃“科研是高大上的、与生产单位无关”、“科研是烧钱、是作秀、是质量过剩”、“生存不易,利润太薄无力搞科研”等错误思想,牢固树立科技是“命根子”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须知,能支撑一个单位的不是房屋、装备、资金,也不是项目(订单)、技术、人才,亦不尽是战略、规划、制度,能支撑一个单位的,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每个单位自有其个性的文化,而其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则引领着一个单位文化发展的方向。科技是“命根子”,是地质工作的定海神针,必须牢牢锚定地质科技工作的方向,而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改革也必须坚定这一方向。
2.2 精准切入,强化科普宣传教育
在财政支持不足的当下,地勘单位需要经营求生存图发展,固然有带队伍的压力,而地质科普就是经营,就是营销,就是抓订单。需要对业主进行地质科普宣传,让其明白“找矿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让其明白项目的节点难点重点和系统解决方案,让其明白其投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调动和激发其投资的热情。
加强地质科普宣传,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地质+”战略,全面系统摸清自然资源家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最大的决心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资源;科学规划人口宜居区、粮食主产区、生态涵养区、旅游开发区等功能分区,防治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功能区;大力投入战略新兴资源、先进材料、绿色能源勘查,为工业找矿;大力开发利用地温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遵循元素迁移富集规律,从“水、土、气”源头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原生态农牧产品供给品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交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产业和民生服务。
更重要的是,作为文明的继承者、参与者及传播者,加强地质科普宣传,提高国民素质,是地质科技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地质科技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可以倡议实践建设城市绿色矿山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可以发展地质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可以继续依托技术创新防治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以扶智脱贫走向共同富裕,可以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等等。
2.3 优化改进,提升装备提高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劳动工具的改进本就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新时代的地质工作,已然不能延续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陆、海、空”遥感遥测、Insar/Lida航空测量测绘、“空、天、地” 地质灾害防治一体化协同、“高、精、尖”核心竞争力提升……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品质的期望,更需要我们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劳动工具、强化装备升级、改进生产工艺,节流、提质、增效,地质勘查必须走依靠先进装备绿色勘查、绿色施工、智能智慧勘探的道路,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进生态文明进步。
近年来,四川省地矿局集中进行大型装备改造,争取财政资金近亿元,能力提升投入超过3亿元,并将持续投入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核心竞争优势,将优势产业“武装到牙齿”,全面碾压障碍,直达真相。
2.4 人才支撑,调动激发创新活力
如果把地质科技事业比喻成一座大厦,人才就是四梁八柱。而当前,地勘行业普遍存在人才断层且能力不足现象,迫切需要花大力气填补裂缝,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是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家、大国工匠、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满足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合理欲求,“能干的,给票子;靠谱的,给帽子”,强化“一万小时”刻意训练,专注成就专家;二是建立纠错容错机制包容失误和失败,科技创新创造本是对于未知艰难的探索,需要试错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三是充分尊重人才,筑巢引凤,从体制机制上建立吸纳人才的有针对性、强操作性的措施并贯彻落实,满足科技人才的合理欲求,解决青年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引导青年科技人员管理好预期,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制定人生规划与职工生涯规划。道不同,不相为谋;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从项目管理、技术路线决策、预算调剂、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制订规章细则,用足、用活、用好政策,营造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构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四川省地矿局出台了一系列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局科技处恢复建立,科技创新蹄疾步稳,地质科技创新“组合拳”实施,地质科研管理办法订立,四川省地矿局《关于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意见》、《突出贡献专家和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评选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指导意见和办法》、《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地质科技创新创造考核办法》相继推出,局自有资金每年投入200万元科研攻关,研发计划稳步推进,地质专家库建成,首批入库专家334人,特聘顾问11名(其中院士5名),“战略新兴资源及深部找矿”、“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遥感遥测中心”、“地质大数据中心”等科创团队合缝运行,首届“大地杯”科技论文评选交流活动展开,四川省稀有稀土重点实验室建成、“中博四川智库”博士工作站科技领军人才孵化器投产……石墨矿、锂辉矿、页岩气、磷矿、稀土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丰硕成果,钒矿、铼矿等实现重大突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势头良好;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综合调查、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荣膺世界地质公园……在地灾应急处置和排查治理中始终冲锋在前,承担“8·8”九寨沟地震灾区地灾治理最重的任务和最难的工作,精心雕琢世界自然遗产珍宝,提供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应急处置第一张遥感图并开展沿江6县地灾排查……全局40余名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挥洒的汗水、工作的实效,展示了地矿干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实干风采。
2.5 联盟共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在精细分工和高度社会化依存的当下,联盟共赢是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方“输”我方“赢”获取利益的单赢模式是灾难;损害第三方利益获利,“我好,你好,他不好”的双赢模式很危险;联盟共赢,扫除人才不足、经费不够、装备不精等诸多现实问题和发展障碍。一是对内对外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依托项目载体或研发平台解决编制不足人才不够问题;二是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放大效用;三是集聚形成规模效益,统筹短期利润兼顾长期利益,管理好预期利好。
3 结语
建设地质科技事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弛而不息,应当秉承“三光荣”传统和弘扬“钻石精神”,继续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科技为引领,积极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地质+”战略和“互联网+地质”战略,“五子登科”抓实抓好地质科技,锲而不舍推动全局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