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19-11-29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汽车尾气电动汽车电池

程 浩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00)

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能源短缺传统内燃机汽车主要以石油为燃料,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巨大。我国虽然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但人口众多,各行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大,平均下来在汽车行业就相对贫乏。在上海首发的2010 年《BP 世界能源统计》显示,截至2009 年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331 亿桶,以2009 年的开采速度可开采45.7 年。

(2)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上空都被浓重的雾霾所笼罩,导致此类原因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2016 年12 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预计还将维持4 天,直到21 日后半夜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19 日夜间将进入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将影响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 个省市在内的地区。[1]2017 年,李克强总理亲自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写入报告。为了让出生的小孩能吸到第一口新鲜空气,发展新能源汽车来改善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3)气候变暖汽车尾气排放中就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治理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据IEA 估算,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从1990 年的2.9*109t 增加到2020 年的6*109t。汽车尾气排放对气候变暖造成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很多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2010 年9 月8 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在今后加快推进。2012 年6 月我国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它成为新阶段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近年来,以北汽、比亚迪、奇瑞、江淮等一批自主品牌为代表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已开始活跃在汽车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突破了最初发展阶段的举步维艰,2015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 万辆,累计产销近50 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超过50 万辆的年销量中,中国市场的贡献超过一半。2016 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9 万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充电设施建设也已成规模化发展,图1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总体技术路线图。

图1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总体技术路线图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虽已初步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也已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但与先进水平相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产品成本高,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限制。

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3.1 突破电池技术是关键

动力源中,还没有一种电池能与石油相提评论。电池在工作过程的热失控等方面机理复杂,制造成本高、丢弃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等,导致动力电池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 素之一。因此,研究和开发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动力电池是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前提。

3.2 驱动电动机呈多样化发展

驱动电机的多样化能满足不同车型、路况及环境的需要。比如美国倾向于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日本倾向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而德国、英国等大力开发开关磁阻电动机。

3.3 纯电动汽车向超微型发展

受续驶里程的影响,纯电动汽车趋向微型发展。电池的质量是影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因素之一,电动汽车微型化以后电池的质量也相应减轻,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要求也相应降低。

3.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纯电动汽车大量使用前的过渡产品

现有的电池技术还不能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大负荷行驶,使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过渡,既发挥了现有内燃机的技术优势,又尽可能发挥电动机驱动无污染的优势。

3.5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被认为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车辆。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通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动能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能量的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 倍。只要加注足够的汽车所需的燃料,动力性和续驶里程就能趋近于传统内燃机。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汽车。被认为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

4 总结

新能源汽车最终发展到何种程度,在于技术方面的突破及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政府对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力度,同时要加大示范运行范围和力度,为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做准备。

猜你喜欢

汽车尾气电动汽车电池
电动汽车覆灭史:汽车的第一次油电之争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硅胶吸附管采集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甲醇的方法研究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治理雾霾要从源头入手,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
相机电池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