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答人

2019-11-28

健康之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冰水中枢被子

Q为什么西方人发烧要用冰块,甚至泡在冰水里,中国人却要捂被子呢?

张med

人是恒温动物,各种酶的最适工作温度在37℃~42℃之间。当有病原体入侵,正常人体都大多数都会发热,这就是要让酶“工作得更有效率”以便清除病原体。盖被子对这个过程是否有害呢?难说!第一,盖被子以后,如果出汗,那么体温会维持平稳或者下降(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这个时候的本质是体温到达了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所以不需要那么多热量了,于是机体就出汗了;第二,盖被子后如果不出汗,体温会升高,升高到什么程度呢?这要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在什么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体温调定点在较高水平,比如39℃,那么机体就被认为温度不够,需要产热,这个时候有两种情况,如果不给病人保暖或补充外源性热量(比如喝热水或者盖被子),那么机体就会自救(寒颤,通过骨骼肌的收缩产热),这会增加机体氧耗量,对机体不利!如果盖被子或喝热水热汤则可能避免或减少病人寒颤。第三,如果病人不能通过盖被子来保温,增加病人体温,持续高热,则会出现您说的一些情况,比如高热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脑子烧坏了),严重者死亡等。其实高热是烧不死人的,我见过持续高热几个月也没死的,但是对病人肯定是有害的,主要是持续的消耗和内环境紊乱。反过来说,为什么说人体温度过高(超过38.5℃)则需要降温比如冰水或者药物。但是,这并不表明需要洗冰水浴或者狂吃冰激凌。这又是另外一个误区。把这个误区当作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那都是基于不正确认识所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体温低于38.5℃,就要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由于人体的各种酶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正常工作,所以体温过高不行,过低也不行!还是那个烦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作怪。如果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由于定在较高温度(比如39℃),但是由于您去洗冰水浴,体温迅速降低至38℃或者更低,那么体温调节中枢就会认为体温太低了,他就会通过让您发抖而产热,如前所述。这个时候酶也不那么积极地工作了,这是您我都不愿意看到的。最后,忠告各位,在临床中,由于病人情况不同(年龄、性别、致热源、所处疾病的阶段等等等……),判断发热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纠结于该用冰水还是盖被子!当然,如果您不幸患上“小小的感冒”(多为病毒性),不管用冰水还是被子,它都得十天半月才能好呢。

清濁并饮

不能说降温就是对的,捂被子就是不对的;反之亦然。因为淋巴细胞在比体温稍高一点的温度下活性最高,而入侵人体的病毒最喜欢的温度往往是37℃,故病毒入侵时机体发热,是为了更好地抵抗病原体。这样看来,发烧时不要用冰块或药物降温降到正常体温,最好任由体温稍稍升高,另外注意保暖。

悟名

就算是古代中国人,发烧了也知道用凉水毛巾放在脑袋上给脑袋降温。

Q一个肌肉猛男身体是否健康?

BourneRen

作为一个健身爱好者我以自己的情况来说明一下:我每天的饮食主要是早餐:牛奶、麦片、香蕉、2片面包;中餐:米饭、大量蔬菜、虾或鸡胸肉或清蒸的鱼肉;晚餐:米饭、大量蔬菜、虾或鸡胸肉或清蒸的鱼肉;各餐之间水果不限;拒绝各种饮料、拒绝高油脂食物、拒绝夜宵、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所以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习惯是不健康的么?想要练肌肉需要你有极强的自控力,相信我,健身爱好者远比普通人要健康。当然,竞技水平的健身一些人可能会使用一些对身体有害的补剂,但从某种角度说,任何竞技水平的运动都会带来伤病,不能说是不健康的。

何先森饭扫光

有过增肌经验的同学应该知道,饮食、睡眠、训练是肌肉增长的铁三角,从这点上来我可以说,绝大多数肌肉男的健康状况好于整天对着电脑的宅男。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就说不定,健康状态具体要看指标,从统计上来说指标健康与体型好应该有相关性,但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体脂不高身材好可能是生活习惯健康的体现,而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得各种病的风险。有些人看起来胖但大多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不多,指标很好。有些人看着瘦,但内脏脂肪不少、肚子凸,这种最麻烦。从健康角度来说,训练时,首先要关注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肌肉群:1、力量的基础:伸膝、伸髋肌群;2、全身力量的枢纽:核心肌群,维持脏器位置、维持腹压支撑脊椎、上下肢力量传导;3、功能性的小肌肉群:肩袖肌群;比起提问者说到的胸肌、二头,针对这些肌肉的训练更加实用。排除竞技健美中的用药问题(与竞技扯上关系的运动没几个清白),说肌肉男都是磕药磕出来之类的,只能呵呵。从体能素质上来说,健美虽然是以肌肉形态为目标,但也需要较好的体能作为基础。

猜你喜欢

冰水中枢被子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经常喝冰水有什么害处
Mary’s Cninese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冰水两相流中浮冰运动特性研究
小儿推拿治疗中枢协调障碍163例
果汁多还是水多?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慢性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