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姓以钱相谢怎么办

2019-11-28佚名

百家讲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官吏钱财太守

佚名

东汉后期,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刘宠为官清廉,却接受了百姓所赠钱财,应该说是违背了清廉原则,但他并未因此蒙上污名,反而留下美名,成为古代清官的象征。

刘宠的父亲是当时极为出名的一位学者,号称“通儒”,在父亲所教授的学生之中,刘宠又是十分出色的一位,年纪轻轻就被推荐为“孝廉”,后来又被推荐为“光禄四行”。要知道,“光禄四行”每年全国范围内仅一人可以入选,由朝廷三公级别的高官负责,主要考察的是品行。可以说刘宠“成名”很早。

但他与当时许多弄虚作假,甚至花钱行贿获得“孝廉”等资格的人不同,他在官位上的所作所为与朝廷赋予他的“名”,是名实相符的。

刘宠最初在山东某县当县令。他在县令任上施以仁政,废除种种不利于百姓的烦琐法令,严令官吏不得扰民,同时减轻赋税、打击豪强、兴修水利、安置流民……他身为地方官,丝毫没有辜负“孝廉”二字。在他离任之时,当地百姓不舍他离去,纷纷出来为他送行,以至于堵塞道路,刘宠只得换上便衣,从小路“逃走”。

后来,他又担任豫章、会稽等地的太守。这些地方在当时盗贼横行、局势动荡,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又与许多地方官员贪财害民、激起民愤有很大关系。朝廷之所以派刘宠前往,就在于他仁厚爱民、极为清廉,而且颇有“治难之オ”。因为在会稽政绩出色,刘宠后来又被征召入朝。

这一次,他选择了悄悄离去。不料,他刚到江边,就遇到几位老者前来送别,每人都带了一百文钱。刘宠对老者的行为非常不解,这些老者解释说:“以前那些太守,一来就忙着搜刮民财,连我们这些住在深山老林的人也不放过,弄得鸡犬不宁,但你来之后,连官吏都很少看到,我们终于得以安享太平,听说你要离去,我们特意赶来相送,每人百钱不算多,就当是百姓们的心意吧。”刘宠听后长叹:“我哪有你们说的那样好!”

他觉得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对于改变当时的昏暗世道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百姓的奇赞,反而让他更加愧疚。他内心更加坚定,绝不能收这些钱财。他知道,这几百文钱,对于贪官污吏而言,不值一提;但对于百姓而言,却是一笔不菲的财物。可是,那些老者执意要刘宠收下。刘宠看着老者期待的眼神,很是无奈,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文钱,以承几位辛苦赶来的老者之美意。

待老者走后,他又将刚收下的钱投入江中,以守住自己的清廉之名。此事后来传到百姓耳中,为了纪念刘宠的清廉,他们将那条江改称为“钱清江”,还在江边修筑“一钱亭”、建造“一钱太守庙”。这片地区也因此得名“钱清”,至今仍存。

刘宠的子孙后代,也以其為榜样,继续保持了清廉家风。

编辑/羽川

猜你喜欢

官吏钱财太守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聪明的官吏
石崇炫富
一钱斩吏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