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管理探讨

2019-11-28丁剑峰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

丁剑峰

【摘要】本位以普陀山观音法界居士学院室内装饰装修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成品保护措施和新技术在装修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通过其施工技术管理来提高室内装饰装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 施工技术管理; BIM

1、工程概况

普陀山观音法界居士学院占地面积近200亩,总体建筑风格参照明、清江南村落,建设内容包括禅修精舍、慈善弘法中心、义工服务中心等。以观音信仰和法门为吸引力和感召力,创办一个可供佛教信仰者短期修学、弘法利生、慈善公益服务的佛教主题社区,同时承载佛教居士培训教育功能,成为国家宗教局设立的国内首个佛教居士学历教育试点基地。

装修工程涵盖精装修及水电安装工程,区域内包括装饰装修、电气照明、给排水施工。装修涉及的区域包括公建区(行政接待中心、修学中心、主殿、慈善功德会、藏经阁)、宿舍及后勤区(斋堂、服义工宿舍)、A单元区域(7栋单体)、B单元区域(5栋单体)、C单位区域(2栋单体),共21栋单体。

2、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2.1石膏板吊顶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吊顶龙骨架不平整预防措施:施工前,根据设计标高,将控制标高线弹出,尺寸准确。按规范要求,使主龙骨吊筋的间距控制在1000mm~1100mm之间,保证吊筋在一条直线上且每根均垂直。施工时,保持主龙骨与主吊挂、副龙骨与主龙骨连接紧密,间隙控制在1mm以内。横撑龙骨严格按副龙骨的间距下料,且待端头的毛刺处理平整后方可安装。龙骨架与四周的墙体固定牢固无松动。

板面裂缝预防措施:螺钉均固定牢固,使板面紧贴副龙骨。固定螺钉时,采用从板的中央向四周展开固定。板与板之间预留5~7mm宽的缝隙且保证板面错缝,在对接处,使两板边均为整边或裁割边。吊顶面上上人必须走主龙骨。所有的灯具、风口均不能使板面受力。大面积或通长的吊顶面,中间预留伸缩缝。

2.2涂料工程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刷痕严重预防措施:根据现场尽量采用较大的漆刷,漆刷必须柔软,刷毛平齊,不齐的漆刷不用,刷漆时用力均匀,动作应轻巧。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用水刷纸轻轻打磨平整,清理干净后,再补刷一边涂料。

交叉污染预防措施:施工前,将所有会产生交叉污染的部位均保护到位,且做到保护严密不遗漏。质量员检查质量时,加强力度,仔细周到。加强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经常对他们的施工技术、质量意识进行培训。按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施工(如门窗等,应先油漆后上铰链)。

线条不顺直、接缝高低、表面粗糙预防措施:基层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线条安装。特殊造型的线条,必须先放样后定做,材料进场,按放样的结果验收,不合格的剔除。严格控制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坚决返工。加强油漆工的质量意识培训,加强检查及奖罚制度。

3、成品保护措施

3.1吊顶成品保护

顶装饰板安装完毕后,不得随意剔凿,不得随便上人,如果需要安装设备,应用电钻打眼,严禁开大洞。如必须上人,应随带长板铺设于主龙骨上爬行。板面严禁撞击,防止损伤。吊顶内的水管、气管、电管,在未上板之前应验收完毕。安装灯具和通风面罩等,不得损坏和污染吊顶。不得将吊杆吊在吊顶内的通风、水管等管道上,以防损坏管和共振。吊顶安装完后,后续工程作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污染。

3.2地面成品保护

石材地面,石材铺贴后安装设备、面板等附件,必须注意保护,表面用胶合板和塑料薄膜覆盖,以保证不被污染、碰撞,搬运梯子和凳子时,注意不要碰撞石材表面,以免引起缺陷。地毯地面,地毯铺设完成后,在未交工前,应注意保护。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部位,应在地毯表面加盖柔性材料进行保护。

3.3墙面成品的保护

本工程墙面施工部位阴阳角部分全部采用夹板进行封闭保护,清理验收时进行拆除。施工延续阶段,其它部位施工人员进入已完成墙面区域,需填写施工许可表,方可进入现场,重点部位设保护栏和保护标志。施工全部结束后,进行人员控制的同时,还应对重点保护部位采用封闭式保护。

4 、BIM技术应用

装饰工程BIM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阶段BIM工作;深化设计阶段BIM实施工作;施工配合阶段BIM实施服务;竣工验收阶段BIM实施服务。

4.1施工准备阶段BIM工作

设计模型检查:为保证装饰BIM深化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对业主方提供的BIM信息进行检查,如模型、图纸等其他信息与业主所应提供的资料有误,则将在第一时间通知业主方BIM团队。施工准备阶段的BIM检查内容包括图纸与模型一致性检查、建模深度是否达到指定深度、建模质量检查(如墙体分层、材质信息)、模型设计标准检查(如构件命名、编号)。

三维扫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能够完整并高精度地重建扫描实物数据。该技术可以真正做到直接从实物中进行快速的逆向三维数据采集及模型重构,无需进行任何实物表面处理,其激光点云中的每个三维数据都是直接采集目标的真实数据,使得后期处理的数据完全真实可靠。由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精度高、速度快、逼近原形,是目前国内外测绘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4.2深化设计阶段BIM工作

装饰层BIM配合深化设计:BIM团队将根据施工图版本的BIM模型与图纸、设计说明等相关信息更新BIM模型,达到LOD400深度,能够辅助后期施工阶段中出现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问题,真正实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在深化设计过程中,除了工程师进行模型的深化工作之外,同时安排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专家对模型进行检查,找出设计中的各种潜在问题或设计缺陷,写入专项会议,针对重点、难点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力求解决设计图纸中的潜在错误,大幅提高设计质量;通过模型对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解决设计阶段无法发现的设计缺陷,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图纸缺陷造成的变更及返工问题。辅助施工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

模型檢查与设计协调:模型的碰撞检查遵循“下家碰上家”的原则,即本专业建模时完成与现有模型的碰撞检查,并形成完整的碰撞报告上传至BIM工作平台解决记录,在下周BIM例会讨论解决。投标方将对BIM 模型中各专业的范畴进行碰撞检查,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天花与机电管线形成的碰撞;墙身与已有建筑形成的碰撞、结构梁与天花形成的碰撞、灯具与机电管线的碰撞、装饰包边与建筑结构的碰撞。

虚拟现实:在项目深化设计阶段,装饰BIM团队从模型导入3DMAX中进行分析优化,得到360°的全景仿真效果,配合VR眼镜的使用,即可将整个项目的最终竣工成果尽收眼底,VR技术的参与将BIM可视化的优势发挥的更上一层楼。

4.3施工阶段BIM工作安排

施工工艺(方案)模拟、设计交底:在施工图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建造过程、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信息,创建施工方案演示模型,进行施工方案的可视化模拟,直观地表达、推敲和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利用工艺模拟模型,项目工程师通过现场或远程方式,采取漫游及3D可视化技术对进行设计交底,使施工员与施工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进度控制:进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控制时,应利用BIM模型虚拟仿真技术对计划工期和实际工期进行比对,找出存在的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工期总计划和各阶段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装饰BIM团队将根据合同要求整合最新版本BIM模型及施工进度计划,并定期发送给总包方,积极配合总包及业主召开的4D协调会议。4D进度模拟协调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4.4竣工阶段装饰专业BIM应用

竣工阶段BIM交付:项目应根据施工过程模型创建装饰工程竣工交付模型,应当准确表达建筑构件的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构件属性信息等,保证模型与工程实体的一致性,并根据竣工模型导出竣工版装饰图纸。

参考文献:

[1]朱自强,李栋,朱聪.探究房屋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管理[J].居舍,2018(31):20+54.

[2]李宇.浅谈建筑室内装饰技术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5):70.

[3]耿晓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保证和技术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2):171.

[4]王士川,左怀腾.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质量保证和技术管理要点探讨[J].门窗,2017(11):175.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