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1-28万珂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

万珂

【摘要】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进行城中村改造,消除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在公共配套服务方面享有均等化的待遇,在道路、水、电、景观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纳入城镇统一的发展规划和管理体系中,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型城镇;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

当前,城中村改造正如火如荼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城中村住户开始理解并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期盼着能早日搬到新家园,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实现一生所求的美好安居梦。旧房换成了新房,基础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这些能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无限憧憬,更对城中村改造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知。

1、城中村基本概念

“亦村亦城,亦城亦村”就是城中村的真实写照。城中村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产物,它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用地被征用,原村落自发形成,所以导致城中村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同步,公共设施落后。根据与外国相关理论的比较,城中村相当于外国一般所指的“贫民窟”,但不同的是,城中村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高教育背景,只是因无力负担城市的高房价而暂时把城中村作为实现梦想的跳板,从这一角度看,城中村是作为未来城市发展中坚力量的“栖息地”。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现实意义

首先,城中村改造通过制定合理的城镇规划,对原有的空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有利于集约利用城镇土地,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其次,城中村改造后,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和城镇发展同步,并且在就业、保险、医疗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配套;改善了过去脏、乱、差的环境,居住环境优美干净,房屋采光充足,户型设计合理,提升居住品质;同时也会使得村民的精神文明上升到更高层次,村民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改变,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得以大大提升。

3、城中村改造的对策

3.1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提质

在武汉市层面,依托全市城中村空间信息数据库,综合考虑各区域城镇化发展阶段,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统筹推进全市城中村更新改造。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更新中统筹推进,同时针对当前更新单元拆除用地范围小型化趋势,探索城市更新统筹片区规划,以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统筹片区规划+单元规划”三个层级及年度规划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提质,引导城中村改造由过去的拆除重建模式向综合政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复合多元的更新模式转变,从注重经济利益向更加注重人文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变、历史人文传承改变。

3.2构建合理化的补偿机制

从我国各地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各地差异较大,土地和房屋的交易价格受此影响很大,因此在制定补偿标准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一方面,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创新模式的摸索,建议在城中村改造中房屋拆迁补偿实施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为主,多种补偿方式为辅的机制,比如股权补偿、留地补偿、劳务补偿等。多种形式的补偿有利于村民生活有长远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房屋拆迁安置政策,为村民提供有效的安居保障。在具体工作中,需注意两点,一是在制定房屋拆迁安置政策时要严格依法,明确政策的适用性,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合理;二是补偿政策要从村民的角度进行考虑,要综合考虑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孩子教育、老人养老、居住环境、生活便利性等,要注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村民生活的长远利益。

3.3提高社区社会保障水平

城中村居民迁入到社区后,其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居民对社区生活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养老、社区治安、学生就学、居民就医方面提出很多的要求。因此应该根据社区居民的要求,针对性的做好社区保障工作。在现有的社区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改造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充分吸取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干部以及居民的各项建议,从而对社区各种基本设施进行建立。

3.4治理依法遵法,政策实施重协调

如何保证改造的公正、公平、公开,保证改造的顺利推进,依法、遵法是根本办法。要将法治思想贯彻于治理改造的全过程、全阶段、全方位,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公开、透明、阳光地执行治理办法和规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治理改造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各方利益团体联系,确保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特别要注重和“城中村”所在村集体及居民的充分沟通,及时发现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政策实施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一定的弹性,关键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3.5加大城中村改造计划的财政投入预算

加大城中村改造计划的财政投入预算,提升对于相关城中村改造单位的吸引力,改造施工单位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盈利性单位,对于经济收益的重视难以改观,也是推动其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政府相关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于城中村改造计划的投入比例,提升相关施工改造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城中村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结语:

城中村改造是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也是躲不开、拖不起、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有借鉴经验的常规模式,有独具特色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员积极参与到改造工作中来。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指引作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广大群众应充分认识到城中村改造是关系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积极参与到城中村改造中,形成全员合力,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有序、持续发展。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总结和完善,冷静分析和妥善处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走一条符合城镇自身特点的城中村改造之路。

参考文献:

[1]陈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中村改造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谢明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3]王倩.新型城镇化中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