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9-11-28赵磊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赵磊

【摘要】随着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升高中、考大学,对中职院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中职院校招生门槛不断放低,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但中职院校生源差并非学生天性如此,所以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成为合格的有用人才。本文对励志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目前中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其他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提高中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励志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生源差、就业率低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中职院校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除了学习差还存在难以管理的问题,很多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在学习中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参与不敢回答问题,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还有的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只等着毕业后找一个工作。总的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自信,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前景比较悲观。作为中职院校的语文老师,应正视学生自身和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挖掘周围和教材中的励志素材,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磨砺学生坚强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断成长和进步。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

励志教育就是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激励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依靠个人的力量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达到成为合格人才的目的。

励志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理念,而是多种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首先,励志教育是信念教育,通过老师的鼓励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对学习目标产生强烈的信念,从而帮助学生产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前进,信念是可以培养的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是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念。其次,励志教育是道德教育,励志教育强调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爱国意志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所以道德教育和励志教育的结合能够产生更好的德育效果,更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再者励志教育是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的教育,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坚强、勇敢、自信的坚定信念,但赏识教育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自信,尤其是在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自信是最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和行动上的赏识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进而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赏识教育是目前公认激励和鼓舞效果最好的。

总之,励志教育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德育教育和赏识教育为手段,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先进教育理念,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中职院校开展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中职院校,除了学生自卑心理需要励志教育外,学生自身还存在很多的思想问题有必要加强励志教育,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社会思想变得功利化,特别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潮流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变得拜金和功利、贪图享乐、为人自我,缺乏民族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信仰和明确的追求,活在网络世界和电视节目中。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学生的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就算踏入社会也会被淘汰,所以必须对学生加强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从改变学生自身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开始,逐渐改变学生的信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化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中职院校为了维持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提高就业率和知名度,因此中职院校将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上,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认为德育教育没必要。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产生“只要掌握技能其他无所谓”的心态,无论是日常的行为习惯还是学习的习惯都会变得无足轻重,再加上大多数中职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就差,很难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心力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有必要在中职院校开展励志教育。

(三)师生关系紧张

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时刻能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也难免会有坚持应试教育手段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教学中也比较独断专行,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样的结果一是导致学生思想受到束缚,比较依赖老师,不利于学生内心力量的调动,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个结果就是导致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无法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也无法体会为人师表的幸福感。而励志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老师因学生的进步认清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三、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中职学生多数会认为自己是初中学习竞争中的失败者,普遍自信心偏低,所以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心是励志教育的第一工作要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应采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认可学生,通过“你真棒”“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快”等表示肯定和鼓励性的语言和一些物质上的奖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学习弥补缺陷不断前进,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老师应针对学生畏惧困难、缺乏吃苦耐劳和精神信仰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励志教育,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如《采石工》歌颂了不怕寂寞困苦、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劳动群体形象,老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多媒体画面展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群众,提升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精神意志;而《劝学》则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从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素养,老师应层层剖析,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廉颇蔺相如列传》则可以解读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老师应积极备课,深度挖掘文章内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三)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完成自我励志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老师应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开展课内外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理解阅读内容,通过汲取书中的营养完成自我励志,这也是励志教育的一部分。

四、结语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老师应合理利用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自卑和挫折中勇敢堅强起来,重塑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任小研.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58).

[2]卢朝章.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励志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

[3]孙琴芳.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8).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语文教学中职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