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11-28赖亚蓉
赖亚蓉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是让小学生根据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去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学会分析问题,找解决办法处理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由此使他们将来能够成长为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具有不断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以往的语文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配合,深入探究的习惯。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在我国倡导多年,却还是没有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中各种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阻力做了简单概括,并提出了几点意见,旨在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能力距今 ,已有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无数的专家、无数的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例如,深入至一线教学中,对小学语文老师进行调查问卷等,而后又根据所得结论编写了各种研究报告以及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书籍。然而,根据目前状况来看,语文学习过程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在绝大多数小学生身上还是没有体现。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
(一)语文老师“不会教”
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对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配套的教师培训没有做到位,老师教学中面对综合性学习内容还是力不从心,有心无力,因而更多的情况是老师把此类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成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学习,或者就是老师走马观花似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果。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止于形式
学校针对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设置了一系列教学内容,然而,许多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对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再则,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课程设置得过于呆板,許多老师找不到切入点,因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止于形式。
(三)综合性学习氛围不高
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背、写,僵硬不够变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习惯了机械式地思考,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学生绝大多数都以此学习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从而导致语文学习氛围严重缺乏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型等高效率方式方法,从而影响综合性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主动性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平时,小学生放学回家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做家长给增加的各种习题,多数学生还要上各种班,不到10岁的孩子身上承受的负担可想而知。试问,学生能自主地改掉以往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综合性学习能力吗?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为学生创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氛围
学习氛围往往会对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为学生创造综合性学习的氛围,首先要为学生准备相对应的学习的各种资源,选取合适的书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同时指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感受生活实例、查看网络相关资料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性思考的能力。再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间的协作能力,而学生在老师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对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生活环境、课堂学习的语文知识等更加有效地综合性地进行语文学习。如,可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举办植树活动时,让学生了解举办植树活动的意义,并且倡导植树活动设计广告词。
(二)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刚开始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这个概念时,由于老师解释不清楚,抑或小学生理解能力受限,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性学习能力即自学或者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内容,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老师应该及时地纠正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等同于自学或者语文越来越难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如果更好地利用,它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越来越简单,在有趣快乐的感受中学习语文。语文知识是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基础,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仍需以语文学习为中心,合理地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融合,以尽可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综合性能力。如六年级语文课上,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这一组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主题为“三十六计”的成语故事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做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三十六计”当中的一个成语故事,给学生提供了“三十六计”的一些成语。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交流素材,从而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语文教师应增强自身教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学生语文课程内容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学校内的课程以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结合校外学生各种活动场景及时有规划地引入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教学与时代的联系,与小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可针对“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一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是用“融化”而不是“溶化”?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查阅字典,对“溶化”“融化”“熔化”三组形似的词语含义进行了解,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三组词语的共同点、不同点进行了解,掌握三组词语的适用范围,逐渐丰富学生的语汇积累、渗透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教学。
(四)鼓励学生自主练习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行运用练习,以促进其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前,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鼓励他们用以往学到的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随后再根据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讨论、思考和动手练习。再则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除此之外,老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启发式地提问,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对学习内容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此反复练习后,学生会更透彻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以及对生活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例如,学习《捞铁牛》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谁把铁牛捞起来的”“如何捞起来的”,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并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查找文中给出的答案,并逐渐将“水的浮力”与“大力士”“人的浮巧力”等知识进行渗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人用水浮力捞铁牛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目前课改的重要目标,更是对老师、对学生的重大挑战。在这过程中,老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关键,而学生则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实际学习中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淑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J].祖国(建设版),2013(1).
[2]雷燕梅.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5(2).
[3]孙桂荣.综合性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
[4]丁名青.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