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先行 反馈紧随”,开启课堂练习禁锢之门

2019-11-28陈晓珍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反馈策略设计

陈晓珍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时间、内容、形式和反馈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并增加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教师有必要对语文课堂练习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认真探索、实施以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实现“高质轻负”。

【关键词】课堂有效练习;设计;反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一)从声声抱怨中引发的思考

“怎么没有时间完成课堂练习?上课交流过了吗,怎么还不会做?居然那么多人做错?……”诸如此类的抱怨声,可谓是耳熟能详!究竟时间去哪儿了?细细琢磨,不就是课堂实效性不高导致课堂节奏拖沓,无的放矢!课堂是课改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从道道错题中引发的思考

上图均源自于五上《语文课堂作业本》,都是指向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既然源自于课堂作业本,那就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为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知识和形成能力,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师生反馈和交流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改进教和学的重要依据。

(三)从热点问题中引发的思考

何谓“减负增效”?就是要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精心设计质高量少的练习等途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重的课外作业就是一种负担。因此,设计形式活、数量少、效率高、质量好的课内练习对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效练习策略——“设计先行,反馈紧随”的实施

(一)设计先行,提高练习有效性

1.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

课堂练习要真正获得实效,有高效率和效益,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练习时间。根据练习量和练习任务的难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而充足的时间内完成练习。

2.明确练习任务的目的

在练习设计前,教师须明确设计本练习的目标以及出发点。主要解决“为什么设计”的问题,包括:(1)练习的出发点;(2)练习关注学生获得的终极目标,以及为达成终极目标而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3)该设计的特色与优势。

3.精选有效练习的内容

(1)紧扣学科,定性优化。语文课堂练习的出发点、过程、归宿都要始终抓住语言不放,扣准语言训练且走一个来回。紧扣语文的课堂练习是对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的传承,是言语上的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的理想、信念和抱负的唤醒、熏陶和激励。

(2)紧扣目标,定向优化。微观上看每次课堂练习都应有个明确的目的,都要为达成某个教学目标服务,这就是所谓的“一课一得”。每次练习就是一个小系统,目标越集中就越有利于练习任务的达成。课堂练习中练习的达成目标或内容指向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指向知识,指向技能,指向体验。

4.丰富有效练习的形式

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目标、内容与形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练习目标决定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练习的形式要紧紧地为目标和内容服务。任何一个练习内容,无论指向何种练习目标,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施。(如表1)

(二)反馈紧随,提高评价有效性

课堂练习后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有力保证。首先,有效的反馈评价及时性。应及时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其次,有效的反馈评价典型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则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练习进行反馈评价。認识优点和不足,区分正确和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比,自我批改修正。再次,有效的反馈评价全员性。教学活动的任何环节都必须有师生的共同参与。所以有效的反馈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也是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思辨过程。

清代教育家颜元在《总论诸儒讲学》中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教学要与“高耗低能”“重讲轻练”说再见,优化练习的设计,提倡“习行之功”,把有效练习“设计先行 反馈紧随”的策略,自然、巧妙、扎实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开启课堂练习的禁锢之门,真正让“练”落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有效练习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跃飞.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书面练习[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5(3).

[2]胡华.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设计[J].广东教育·综合,2015(3).

[3]樊盛.语文教学的课堂练习设计[J].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1).

猜你喜欢

反馈策略设计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