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明之基
2019-11-28
21CBR-21 吴军-W
世界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并非巧合,而有着很多的必然性,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19 世纪由机械、电力相关技术引领全球,20世纪涌现大批信息相关的技术,当下则是生物技术的革新。数个世纪以来,科学成就源源不断地被转化为技术发明, 形成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
吴军博士现为硅谷投资人,曾在谷歌和腾讯等公司担任要职,难得的是一直笔耕不辍,《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全球科技通史》等著作相继出版,梳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预判全球技术及商业走势。
21 你在2019年出版《全球科技通史》,回顾全球科技和工业发展史,为什么会有兴趣研究科技史?
W 人们谈及历史,往往关注国家兴衰、王侯将相。若基于长周期视角,其重要性远比科技进步小得多。其实,人类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最革命性、最持久的动力,就是科技,在各个场合,我都不遺余力宣扬这个观点。
第一,科技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拥有决定性力量。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研究显示,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均GDP突飞猛进,欧洲200年间增长50倍,在中国短短40年增长10倍多。科学推动技术, 进而转化成生产力,这是科技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科技是人类文明最持久的推动力。从政治、法律到文学、艺术、音乐等,都可以体现文明的发展,唯有科技才是唯一能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
举例来看,贝多芬或莫扎特的作曲、李白或莎士比亚的诗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与绘画所触达的巅峰状态,或许至今无人能及,而在医学领域,当代任何一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都敢说,其医术超过 50 年前最好的名医,这源于医学的累积性进步。
科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方法而非结论,一旦掌握方法,可保证获得一个可重复性的成功,取得累进的成功。
21 为什么将“能量和信息”视作解构科技史的关键?
W 能量是世界的本质,信息是能量构成物质背后的规律性因素。人类依靠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的能量法则来理解能量。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一套有效方法发现这些特殊信息,理解宇宙、自然和生命构成及演变的奥秘。
从本质上看,人类的实践就是获取能量并利用能量改变周围环境,技术则是科学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与工具。斯坦福大学教授尹恩·莫里斯(Ian Morris)有个结论,只有当人类活动创造的能量是其每天消耗能量的两倍以上时,才可能制作日用品、修建房屋、驯养动物,取得进一步发展。
18 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新动力的使用,主要包括水力和蒸汽动力。从表层来看,利用机器,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呈数量级增加, 创造出无尽的物质财富。更深层次上,工业革命后,人类发明创造从一种自发状态进入自觉自主。
科学和发明的关系, 常常表现为科学先于发明数十年,由信息的剧增带动能量利用水平的飞跃。若对比 19 世纪和 20 世纪科技发展,会有更多新发现。前者更多以能量驱动,后者则是以信息为中心。
21 5G等TMT领域一直是创新创业的热点,为什么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此活跃?
W无论在产生、传输还是使用上,信息呈现出指数级暴涨态势。
自信息革命以来,核心的技术发展轴心,就是用提高单位能耗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的能力,从1G到5G网络的通信史发展,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变革。要特别注意,科学和技术的差异性,技术能将知识转变成某种财富,所以潜在市场需求和规模将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持久性。
比如,电信市场与医疗市场的结合,非常值得关注,例如,5G、万物互联等IT技术用于医疗领域的潜力巨大,信息安全方面也大有想象空间。
21 “八叛徒”这类科技和商业兼修的创新人才,为什么在中国很少出现?
W 美国3M 公司一位CEO曾这样表述:科学是把钱变成知识,科技则将知识变成钱。反观中国,前者做得不太好,后者做得并不差。
基于传统文化影响,国人认可“经世致用”。当下,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只比美国少 30%,科学产出并不高。一些大学教授对技术市场化的兴趣,会超过科学研究。大笔经费并未创造更先进的“知识”,而是将两件事混淆在一起,缺乏聚焦。
我们传统教育理念致力于寻求标准答案,科学强调的是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要敢于挑战前人的结论,但教学方式尚未出现颠覆式的改变, 大家习惯寻求唯一结论。
如今,新变化也让人欣慰:科研资金日渐充沛,很多中国科学家正潜心研究理论,在基础研究层面已有所突破;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加速引入 “STEM”(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Math结合的跨学科教育)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
21 二三十年内,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可能赶超美国吗?
W 美国之所以拥有持续迭代的科技实力,有两大重要因素:拥有一批以探求未知世界为乐的研究人员,专注理论研究和论文发表;制度设计成功吸引全球人才,科学家中半数都是外国人。
当下,美国的一些动向也值得我们警觉。科技虚无主义和“反智”倾向愈演愈烈,甚至试图在中小学减少STEM教育,甚至加州议员提出取消高中部分数学课程,仅为成绩欠佳的学生保持颜面;政府力量不断削弱,研发等大量职位外移,产业空心化也影响科技水平的发展。
人们常问我,20 年后的美国、中国谁更有希望?我的答案非常清晰,但前提也非常重要,中国不能学习美国那些冠以“公平”名义的不理性做法,不能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需要在社会树立崇尚科技的精神。
我们现在对未来有着无尽猜想,人类是否可以活到 200 岁?能否走出太阳系,探索近邻的恒星?可再生能源是否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量子通信是否能保障数据安全?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无论如何,21 世纪的科技进步,其速度和成就数量会远远高于 20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