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28高婷婷高利平
高婷婷 高利平
摘 要: 应用型课程建设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核,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充分挖掘课程中对接产业的内容资源,以服务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持续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创建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践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应用型; 创新; 教学方式; 实训平台;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11-96-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courses is the co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grasp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fully taps the content resources of docking the industry for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a highly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 With the guidance of serving the needs of posts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ak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s the main line,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such as innovating education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 building high-level experiment training platform, practic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tc., a remarkable result has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applied;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platfor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0 引言
闽南理工学院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大力推进应用型学科建设,积极开展落实应用型课程改革,培养面向基层的“能说、会做、好就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作为本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充分挖掘课程中对接产业的内容资源,以服务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持续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应用型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将继续加强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更好的服务行业,发挥应用型课程的示范作用。
1 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以学定教、重设教学过程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进行了以下两方面改革实践。
一是基于OBE理念的翻转课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思想,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借助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开发的“变电运维岗位技能培训微课精选”视频,开展翻转课堂改革与实践,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课前,教师将微课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多方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堂中,让学生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团队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内容。为了确保每位学生的组织协调、冲突处理、团队激励等能力得到锻炼,采取“组长轮换制”的分配方式。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个体交流、答疑,滿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课堂最后阶段以团队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使团队成员对所学内容获得深层次的理解。课后教师组织评价反馈环节,由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研讨总结,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优化翻转课堂方案,开发优质微课,不断提升教学效果[1]。翻转课堂的模型建构如图1所示。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他认为,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2]。因此我们摒除了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适当运用比语言和视觉符号更直观的视听媒体以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翻转课堂的模式真正实现了不唯教,但唯学,教为学服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
二是改革考核方式。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很大程度来源于课程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中期末考试占比最大,考试内容以识记为主,过于局限和格式化,缺少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这样便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阵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促进教学帮助甚微。应用型课程建设中要重视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实践,要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考核内容方面,由知识型转为应用型,减少卷面考试分数比重,增加利用虚拟实训平台开展实操考核的分数比重,同时减少卷面考试中识记题比例,增加分析应用题、综合题的比例[3]。考核方式方面,由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转为“随堂考核+实操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确保考核评价全面、客观。
2 创建高水平实验实训平台——学以致用、加强实践创新
我校获批建设“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该系统将昂贵的实验设备虚拟化,呈现真实的电气操作环境,具有变电站环境展示、故障仿真和模拟实际操作等功能,规避了高电压实验操作的高风险,打破了资源消耗大、实验成本高等限制[4]。
该虚拟仿真系统设置有“二次回路仿真”、“继电保护仿真”、“故障分析仿真”三大类近二十项实验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了变电站内的重要操作和常见故障处理。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体验。该系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显著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虚拟仿真平台界面如图2所示。
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学生在宿舍、图书馆等处可全天候登录系统进行实验和实训操作的预习、操作和复习,并可以接受智能指导,突破了传统实验和实训项目中设备数量和师资力量的局限。虚拟仿真系统内还可实现大规模同时考试,考试子系统内置统一的专家评判标准,保证了考核的公平公正。
3 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我校与地方电力公司、变电站、发电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结合企业应用实际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课程建设思路是以服务于变电站各岗位为目的、以提高岗位能力为抓手,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一方面,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通过定期到变电站挂职锻炼,深入了解变电站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与具体工作内容,与变电站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制订教学大纲,共同建立贴近和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教师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带入课堂教学,形成以应用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5]。
另一方面,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采取“内培外引”的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接轨,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走上岗位的无缝衔接[5]。同时,学院创建了“理论授课-虚拟实验-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分批次安排学生去变电站实习,接受实际操作的现场培训,学生在变电站的实习表现将被纳入课程考核,以突出應用能力评估。教师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与实习项目相结合,边学边干,边干边写,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水平。
4 结语
本文从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校企合作培养等方面,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进行了改革,具体包括采用基于OBE理念的翻转课堂、改革考核方式、建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师去企业调研学习、邀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内容整合、教材选择等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篇幅所限,不再赘述。目前正在探索用“超星学习通”APP等互联网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录制网络课程,实现“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课程建设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核,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应用型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结构、质量、水平上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相匹配,这是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最高使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姬红旭.应用型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以《单片机》课程为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6(10):17-19
[2] 葛芳.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2014.2(24):81-83
[3] 李玲,江民华.应用型课程教学过程构建及优化设计-以《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课程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5.10(20):126-129
[4] 聂永辉.变电站仿真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819-90
[5] 刘国兵.应用型课程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9(3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