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技术探讨

2019-11-28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1期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量值格兰杰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浙江 杭州 310004)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化学分析仪器期间核查方案与实施正确选择,不仅影响到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而且直接关系到检测、检定与校准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影响到检测机构之间数据的互认。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涉及到的分析检验设备通常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查,标准物质是实现检测、检定/ 校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从量值溯源体系分析,标准物质归属于测量设备管理,因此期间核查选择量值准确、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尤其重要。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6.4.10条:“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对设备性能的信心时,应按照程序进行核查”[1],GB/T19022-2003 idtISO10012:2003标准的第8.2.3条款规定“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应按照形成的程序和确定的时间间隔进行。”[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应按体系要求规定程序和方法,为维持化学分析仪器质量状态的可信度及保持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仪器的两次校准/检定期间进行自我质量控制核查。实验室指定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校准、维护和期间核查等,同时根据仪器的稳定性和使用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并制定核查计划,按核查计划正确实施 仪器的核查方案以保证仪器检定或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一、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

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时,须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样品时,实验室应检查标准物质状态的有效性。核查工作之前实验室确认标准物质在储存、使用的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情况,避免因实验室的使用和保管不当造成的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发生偏差。

标准物质分为有证标准物质和无证标准物质,有证标准物质有直接使用的,也有实验室后经过配制、稀释,成为标准储备液、标准工作液。标准储备液可能因储存、使用不当,易造成标准物质的介质挥发、物质分解、产生异构体等问题,会对核查结果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质量控制的偏离。无证标准物质虽不能做为计量标准,但可用于试验与检测或质控。因此在采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样品时,实验室须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量值进行监视核查。

二、标准物质符合性检查

标准物质的符合性检查时一则需要数量清点和标签/标识核对;二则更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证明实验室所寻求的采购服务和供给标准物质的质量不会影响的检测的结果;三则符合性检查的频次应根据标准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标准物质使用频繁程度、检测参数的争议程度、标准物质保管环境性能等影响因素,经过风险评估确定需要进行核查的标准物质种类和核查方法。

(一)有证标准物质检查

选择有证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样品时,通常只需有证标准物质核查标记和状态,考虑到有证标准物质已做过稳定性试验,所以只要在其有效期内使用可不核查浓度、含量。

检查有证标准物质主要检查以下方面:1.标识:如标准物质证书与实物上的标签是否存在、是否清晰并便于使用,是否仍在有效期内。2.状态:观察标准物质有否由变色、混浊、分解等异常变化,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二)无证标准物质检查

无证标准物质的使用须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的浓度、含量进行量值传递。检查无证标准物质主要检查以下方面:1.溯源:有无进行量值溯源,量值是否准确可靠,其浓度、含量变化不得超过允许值;2.状态:观察标准物质有否由变色、混浊、分解等异常变化,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3.标识:与有证标准物质同样必需核查标记和状态。

三、期间核查实施

化学分析仪器的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的中期应安排期间核查,当仪器性能稳定、状态良好,实验室可在年度内安排一次期间核查;若使用频繁、稳定性较差或仪器已接近寿命期限,实验室应增加核查的次数,特殊的设备或标准可安排多次核查。

仪器进行核查时,实验室应重点参考使用说明书、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产品标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标准样块、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测试;2.采用标准物质作为期间核查标准,如酸度计、离子计可以采用定值缓液进行核查,气体监测仪可以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核查等。

使用标准物质信为核查标准时事前应检查所用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且处于有效期。有证标准物质可通过核对证书、浓度标识、有效期间等信息来进行核查;也可用新的有证标准物质的浓度与老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来进行核查。日常标准物质核查的重点应是实验室经过稀释配制得到的标准储备液和标准工作液。图谱、吸光值等的技术参数核查可通过对标准物质的首次测定数据与后续的测试结果比较,误差值不应超过仪器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

四、典型案例

化学分析实验室基本配置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以液相色谱仪为案例进行期间核查分析。液相色谱仪进行核查时,核查方法依据JJG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核查样品采用标准物质(荼-甲醇溶液)。

荼-甲醇溶液标准值为1.0010-4g/mL,扩展不确定度U=4%(k=2)。JJG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第4.4条规定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定量重复性≤3%[3]。

JJG705-2014《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第6.2.2.8条整机性能规定选用C18色谱柱,用100%甲醇为流动相,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设定为254nm,灵敏度选择适中,基线稳定后由进样系统注入一定体积的(5~10μ L)的1×10-4g/mL荼-甲醇溶液标准物质,连续测量6次,记录色谱峰的峰面积,计算单次实验标准偏差,分析核查控制区间和核查常数。

(一)第一次进行核查时

峰面积的测量数据:3210、3218、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0.23个百分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作为衡量经济开放程度的变量LFDI与LGDP之间也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得到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一个百分点,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0.29个百分点;而作为衡量经济开放程度的衡量指标LEXPORT和LIMPORT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另外,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HUMAN与LGDP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本水平上升一个百分点,经济显著增长0.46个百分点。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探究国际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进一步对其做格兰杰因果检验。选择滞后阶数为2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下表3所示: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PCT不是LGDP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我国国际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拒绝了LGDP不是LPCT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我国经济增长也是国际技术创新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四、总结

通过进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知中国国际技术创新水平与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也是技术创新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我国国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样经济的发展也会推动我国国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另外,通过协整检验结果,作为衡量经济开放度的两类大指标:投资和贸易,贸易对于经济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外商直接投资则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可以看出,目前阶段相较于贸易,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强。

第三点,根据协整检验结果,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十分显著。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成为一项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目前阶段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提升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与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政策相辅相成,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液相色谱仪量值格兰杰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应用
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2010年1—4月)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