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立鹏
2019-11-28
詹建俊(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
他本着一种精神,非常关心中华民族油画艺术的整体发展,在他的身上我感觉到,他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文人气,特别是从家庭之中延续下来的精神——对民族、对国家命运始终关心的一种精神。他的作品本身反映的也是这种精神,始终围绕正能量而发挥作用。闻立鹏先生,从个人艺术实践到参与油画领域学术活动的工作,他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是我很钦佩的一位油画艺术家。
杜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闻立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把探索的重心移向风景画,在风景画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风格。虽然这些风景画在题材上与《国际歌》《红烛颂》不同,但我们从中感受到的,仍然是闻立鹏的人性的光彩。他的艺术能体现出他的诗人气质,语言精练、色彩强烈。在作品的理性和感性的倾向中,他更偏重于感性;在形与色的争斗中,色占上风;从描述性和表现性来看,他强调的是表现;对具象语言和抽象语言的运用上,他更重视抽象语言的运用。对风景画的探索,使闻立鹏在艺术表现上,可以更自由地运用抽象语言,在情与景的节律同构中,通过节律来表现人——表现闻立鹏自己,表现他的精神世界。把创作的重心移向风景画,有利于闻立鹏在艺术探索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和优势。这个选择进一步解放了他的才华,使他诗人的气质,在画笔的自由挥洒中更直接地呈现出来。
闻立鹏 国际歌 麻布油彩 220cm×200cm 1963年
闻立鹏 红烛颂 麻布油彩 70cm×100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闻立鹏 大地的女儿 麻布油彩 100cm×130cm 1979年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从代表性作品看,闻立鹏在艺术上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风格更接近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本来就是浪漫主义的发展和变异),但这种象征主义不是沉湎于那种自我幻想的象征主义,因为他的创作总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吸收了许多抽象绘画的手法,但他的作品始终未脱离具象绘画的范畴。他的画讲究精练与和谐,向往宁静的崇高,追求悲剧性的英雄主义。从艺术样式和美学趣味上看,他倾向于古典主义,但在绘画语言和形式处理上,他的艺术又有明显的现代艺术特征。这种风格上的复杂性、多样性在闻立鹏的创作中相当突出,这也是80年代中国油画家共同的特点。虽然他有如此多样的借鉴和吸收,但他的艺术道路没有很迂回曲折,他总是深思熟虑地前进,力求每一步都登上新的高度。而最值得珍视的是他的艺术仍处在发展、上升的状态,因为他对艺术前进和人类历史的思考正在深化之中。
杨飞云(中国油画院院长):
闻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在语言材料上进行着个人的探索。这些作品构造精练概括,具有毅力般的表现性。色彩归纳概括;素描简洁到位,侧重表现情绪;画面重视竖向的结构,有着碑刻金石味的力道。雕塑刀劈斧凿的力度,版画的构成方式,英雄主义式的气质和力量,坚韧的象征性意味,构成了闻先生鲜明的个人风格。
闻立鹏 无字碑之五 布面油画 116cm×116cm 1993年
闻立鹏 西风烈之二 布面油画 130cm×162cm 2007年
闻立鹏 蓝色的记忆 布面油画 162cm×302cm 1987年
闻立鹏 致高原 麻布油彩 162cm×260cm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