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千亿粮城“滨州模式”

2019-11-28于鹏牟德鸿蔺云怡

农业知识 2019年21期
关键词:西王滨州粮油

文/ 于鹏 牟德鸿 蔺云怡

南倚齐鲁,北接京津,山东的“北大门” 滨州,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坐拥发展粮食产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滨州以“粮头食尾” 和 “农头工尾” 为引领,突出抓好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 “三链协同”,统筹建设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县、特色产业园区、龙头骨干企业、优质粮食工程 “四大载体”,加快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 “五优联动”,创造了可推广、可复制的 “滨州模式”。

2018 年,滨州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唯一的粮食产业千亿元地级市,实现利税总额近6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市方面迈出新步伐。

产业链延伸实现 “全”

近年来,滨州积极发展全产业链经营、产后服务带动、精深加工引领等模式,促进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链条由短到长。2018 年, 滨州粮食加工转化量1583 万吨,较2016 年增长14.6%。西王集团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由一家小型村办企业蝶变晋升为中国企业500 强,建立了从种植到收储、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 “由田间到餐桌” 的全产业覆盖。如今,西王年加工玉米300 万吨,原料总利用率达99%以上,产品总收率达97.5%以上,真正实现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了 “农村卖原粮、城市搞加工” 的格局。

为更好的服务粮食产业发展,滨州通过加快建设粮食物流枢纽和通道,打通了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滨州创新营销方式方法,顺应 “便捷”“直供” 消费潮流,挖掘 “互联网+”“自媒体” 等新市场,“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粮油供给效率持续提高。同时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高速公路、铁路及滨州港开通运营,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相互支撑,打造 “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粮食物流节点城市”。据统计,滨州粮食原料及产品年进出量2000 万吨以上,占全市货物进出总量的11%。

结构调整实现 “优”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滨州市积极推动粮食生产由增产转向提质,满足群众消费提档升级需求。2018年,滨州粮食产量385 万吨,优质粮食品种种植率高达99%。在此过程中,大力实施 “优质粮食工程”,开展优质粮食育种繁育、基地种植、订单收购工作。以中裕食品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企业,实行 “三免一加”(免费供种、播种、收割和加价收购)、“五统一”(统一供种、施肥、指导、收割、收购),助推小麦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2018 年,中裕食品建设4333 公顷育种基地和10 万公顷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以高于市场价10%~30%的价格收购优质小麦,平均每667 平方米带动农民增收300 多元。

种植结构优化了,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滨州市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为引领,促进产业集群、产能集聚。2018 年滨州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26 亿元,约占全省粮食产业的三分之一,培育出西王、香驰、渤海、三星、中裕等10 家龙头企业。

品牌战略实现 “兴”

发展粮食产业,滨州市研发、品牌、营销、合作四管齐下,从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发力,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尤其是品牌打造方面,滨州市借助 “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 平台以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打造 “齐鲁粮油” 品牌的有利契机,积极实施品牌兴粮战略,按照 “1 +N” 建设模式,通过放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滨州模式” 效应,打造滨州粮油区域品牌。

滨州制订实施分层次、立体化企业品牌培育计划,放大西王集团、三星集团、香驰控股、渤海实业、中裕食品等领军型品牌效应,提升玉杰面粉、龙凤面粉等骨干型品牌影响,培育宇东面粉等成长型品牌,着力培育一批质量好、效益佳、消费者认可的优质粮油品牌,实现主导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规模化,促使滨州粮油品牌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目前,滨州粮食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 个、中国名牌3 个、山东著名商标10 个、山东名牌10 个、全国放心粮油品牌13 个;西王、长寿花、中裕、天下五谷等粮油品牌成为全国粮油行业领跑者。

猜你喜欢

西王滨州粮油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西王,玉米铺就的“金色大道”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西王食品陷百亿互保危机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