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8张宝疆吕昌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8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工程建筑

张宝疆 吕昌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 0 0 0 7 1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各方的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主要由政府主导,各个省市县等都有其土地整理中心,专门负责建筑工程项目。但是,由于近些年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在进行监管时,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对于当前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传达不到位,未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部署并加以落实。检查工作只停留于表面检查上,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办法;各地方政府对建设施工方的引导工作欠缺,相关的法律条款滞后未进一步完善;监督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处罚等措施办法的作用,使得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力度大大降低,未能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1]。

1.2 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意识不重视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环境落后,施工单位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导致在安全管理、安全责任、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的意识认识不足,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重视不足。同时,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施工方未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到负责人,对于安全管理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而且安全责任体系也不够规范、健全。此外,对于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方面,部分施工单位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1.3 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建筑工程行业施工具有规模大,工作条件复杂,工期较长,涉及点多面广等特点,难以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缺少车辆、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以及水电操作方面的管理措施办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不合理,安全管理策划及保证措施针对性不强等情况。此外,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未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进场材料的复检、抽查工作未落实,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日常检查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状况,均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2]。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

2.1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监测平台

这个系统是为了使用更加科技的方法,对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管理者能够有效的对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进行施工的时候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比如说塔吊,电梯,脚手架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施工场地进行监控的时候,需要使用现场监控的摄像头以及无线网络,将当时的情况全面通过互联网输送到远端接入的系统平台里,安全监控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在办公的地点就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的状况。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指挥,对于安全情况也能做到远程监督。

2.2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并且对于当时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存储,将数据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统一分析调查,对于预警信息的发布,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根据实际施工的需求进行判断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实时情况进行全面的反馈,可以依据这些收集来的消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初步的预测。对于不同的管理层所需要的不同数据报告也可以进行快速提取,使得管理层可以更准确有效的下达管理要求,能对施工现场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降低了施工现场和管理层之间由于信息交流不及时而产生的管理困难,安全工作品质提高。让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操作更加全面,标准,有效[3]。

2.3 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原料审核制度

第一,除了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之外,为了防止施工方对材料的恶意替换,项目管理人员要成立考察专项小组,对工地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时报道;第二,有些施工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劳动量在施工过程中偷懒,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泥沙混合物比例不达标等,这些现象同样对后期的建筑安全产生隐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项目组要对施工方的团队进行严格的审核,不能为了省钱找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同时,项目组还要每天对施工团队进行监督与鼓励。只有从根源抓起,才能更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对建筑业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出更禁得起风霜雨打考验的楼房,打好了地基,后面的建造过程才会更加顺利、更加安全。

2.4 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是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顶大吉”,公司在项目投入建设前期就应该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组,每个层级之间不仅要有完整的分工,而且还要打破层级之间沟通闭塞这一问题,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我们都知道在办一件事情时出现的工序越多,越容易造成失误。在一栋大楼开始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多个部门的介入,假如下层人员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是却不知道该向谁汇报问题,这就属于管理模式上严重的失误。就像国家一样,有专门的热线、日报等渠道为人民服务。建筑业虽然不似国家那样庞大,但是也应该有专门服务于基层的组织出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传下达[4]。

3 结语

综上所述,预警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及效果方面发挥出的显著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引进预警管理技术,构建适用于本企业的安全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建筑行业生产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