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019-11-28薛亚平陈耀华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8期
关键词:管桩市政道路含水量

薛亚平 陈耀华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 1 0 0 3 2

1 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所谓的软土地基实质上指的就是含水量大、整体硬度低且不具备支撑能力的土壤,这种土壤类型一般可以分成黏土和沙土这两种类型,当然一些有机土和泥炭土也在这个分类中。在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时候,软土地基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都十分堪忧,整体的承压效果会大幅度下降,最终造成路面塌陷和路面开裂等问题,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后续还会导致一系列人力、物力资源的损失。如果能够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之前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科学的处置加固,那么以上提到的质量病害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1]。

2 市政道路施工中主要几种软土地基特性

2.1 流变性与触变性较强

市政道路路基因为长时间承受外界较大重力,在此种条件之下,道路软基特别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变形,道路软基触变性和流变性均特别强,如果没有进行有序而科学的加固处理,市政道路路基容易出现坍塌现象,对道路的总体质量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2.2 压缩系数高与抗剪强度低

与常规的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相比较来讲,软基压缩系数更高,而且抗剪性能也比较差,软土地基的土壤颗粒之间缝隙比较大,会降低道路地基自身承载能力。例如,在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地基施工环节,因为软基的施工强度比较差,承载能力比较弱,特别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坍塌,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道路后期的养护施工水平[2]。

2.3 含水量与孔隙较高

软基当中的水分含量比较高,特别容易出现较多孔隙,这些孔隙不断增大。软土地基当中的土质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粉土与粘土,这两种土质存在很多负电荷,负电荷位于软土的表层,会吸收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软基含水量不断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越来越大,降低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的稳定性能。

3 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建设遵循的原则

3.1 遵循综合整体处理的原则

目前,在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期间,可以在众多方法和原则中进行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原则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会存在一定的局限。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经常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将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考虑,首先要估算工程费用,其次便是工程所在地的土质以及地基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使软基处理方式更加准确,从而使施工资源的消耗减少,以及降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

3.2 遵循施工工程岩土参数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原则

如果在城市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软基加固技术,还需要对岩土参数的设置给予高度重视。岩土参数对整体的施工成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成本的波动方面。在岩土参数的选择方面,设计人员应该对此工程四周的土质进行一定了解,并掌握其结构分布的大体状况[3]。

4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施工的技术措施

4.1 采取表层软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坚固性能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将含水量最大化地降低,这可以依靠表层软基加固技术来完成:第一步,应该挖设个沟渠,从而使地面积水能够排出去,沟渠深度应保持在50—100cm范围间。第二步,应该挖设深坑,其选址要合理,这样能够使土基的含水量得到降低。这个环节需要采取地下渗透的方式,当使用完挖设沟渠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填塞工作,填塞物要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比如砂砾或碎石,这就使得沟渠转变为盲沟,但是不妨碍其排水功能。

4.2 采取预应力管桩技术

以软土地基的具体状况为依据,采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时,需要注意其预应力支撑作用要足够强大。在实际应用期间,应对下面几项问题加以重视。第一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如果正式施工时出现缺乏施工材料、位置不正确等问题,将会使工作进程受到影响。第二点,应对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范围进行明确,测量方式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样才能做到测量工作准确无误,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施工条件的准确性提供保证,使出现施工误差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第三点,在打桩阶段,应该将实际的测量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对施工位置要不断进行确认,最终使施工顺利进行。

4.3 采取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

对于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而言,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该技术完全融合了振动沉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防渗墙等多种技术优势,而且该方法还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应用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时,应该找到需要加固的土基,而后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在上面,这项技术十分简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需要桩身的强度足够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桩的直径和深度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对管桩强度进行保障。

4.4 强夯法加固技术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加固技术之外,强夯法加固技术也具有突出应用效果,目前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利用外在动力对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加固的方法,具有施工成本低廉、夯实加固效果突出的优势,同时能够在很多地质条件下使用,因此通常在一些施工工期短、软土地基面积大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加以应用。在利用强夯法进行加固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做的是根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地基条件分析工作,同时以此为基础做好方案的规划和设计,这样一来,强夯法施工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才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在市场道路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此外,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认,综合分析该土基的特点,最终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管桩市政道路含水量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