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问题分析
2019-11-28于大伟
于大伟
青岛恒源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 6 6 3 0 0
1 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意义
1.1 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预算,指在制订相关价格文件前,企业需要对工程实际情况和市场因素等做详细调查,再结合工程施工中的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因素,对工程总体造价进行合理预测和确定。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实施之初,企业管理人员综合各种因素制订成本管理目标,采取必要措施,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投入,从而实现对项目的成本管理。
1.2 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意义
企业的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的把控重点,对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及经济效益,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建筑工程的工程预算,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制订的,在制订过程中,企业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投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人员还要根据工程预算,合理把控工程进度,控制工程的各项成本投入,进而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确保项目的盈利空间。最后,工程预算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在实际施工中,企业的各项投入都以工程预算为参考标准。企业应根据项目预算,制订成本管理制度,对项目的成本投入及人员行为进行约束,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2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中的问题
2.1 成本局限性
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所有人员和部门的合作,并确保所有人员及部门都履行好自身职责,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确保成本控制的连贯性设整体程度。但是在实际情况当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闭塞情况,所有部分都只注重对自身任务的管理,没有重视和其他部门的合作沟通,进而使得成本控制与经济预算效率受到了影响,和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要返工重建,这就又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2.2 人员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并没有重视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这就导致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况:第一种是过分追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材料采购、技术选用以及人才的聘用方面都选择成本比较高的,最终在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会出现费用支出超标的情况;第二种是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完工后的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
2.3 制度和方法不完善
建筑行业在我国属于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行业,而较快的发展就必然会导致一些制度和方法的落后,例如目前建筑行业仍旧使用定额换算的方法进行工程预算,而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已经更新了好几代,原有的定额换算的制度和方法并不能适应快速更新的材料和技术,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3 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实施措施
3.1 构建行之有效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制度
若想提高单位员工成本控制思想,需让其意识到工程成本控制为每名员工的主要责任,只有每名员工担负其对应的责任,才能保证工程成本控制目标达成[2]。在工程施工中需坚持下述几种做法:在确保单位获取目标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市场预测分析力度来构建工程目标成本,之后,通过细化工程目标成本,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在分解目标成本中,需保证成本管理是从上至下的金字塔模式展开的,需将施工设备供应商及建筑师等诸多外部环境同项目成本控制有机结合,实现各部门分工明确且协调合作,需依靠工程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注重来获取预期目标,取得胜利[3]。
3.2 转化思想意识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各个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的思想意识也要与时俱进。过去企业员工只重视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念,而忽略了降低成本这方面的思想学习。而要想使得企业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原来的思想意识,同时重视市场观念和成本管理的观念。除了思想上的转化外,企业的相应部门还要根据以往经验和目前的发展趋势,制作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策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3.3 强化对成本控制的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材料的购买、人员的聘请等多项需要支出资金的环节,对于这样一些环节,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不会出现一些贪污克扣资金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也较为多,各个部门要切实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防止出现遗漏的情况,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质量问题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需要注意的,通常情况下出现的不是质量不合格,而是出现质量过剩,也就是在某些施工部位并不需要过高的质量,而某些施工人员一味的追求高质量,导致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对相应的施工质量做好规定,防止出现一味追求高质量而出现质量过剩的情况。
4 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长期发展而言,加强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十分重要,其不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效益的基点,还是保证建筑工程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基于此,相关人员需加大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力度,促使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发挥出最大化,以期建筑工程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