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9-11-28梁曦予
梁曦予 刘 雯
(1.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分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1 2. 沈阳明珠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1 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为因素导致超概预算
工程造价编制工作十分冗杂,这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个人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工程造价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编制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进行总价款概预算,还要明确每类材料的单价及数量,最主要的是使此三者相互协调、相互满足,部分员工为了降低工作量会通过降低单价的方式使三者协调,这会直接导致整体工程质量下降,所以在选择员工时,一定要保证其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
1.2 概预算编制与规划缺乏合理性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概预算编制与规划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管理的结构。当前,概预算编制与规划缺乏合理性。在项目概预算编制工作中,往往存在项目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这就容易造成各种问题的出现,例如运算编制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概预算造价偏离实际需要等。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态度涣散,工程项目规模又较大,这就容易造成编制项目的零散性和管理低效化。因此,必须加大对概预算编制规划的关注度。
1.3 概预算考量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对工程财务支出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工程概预算造价管理工作,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概预算考量不到位的状况。概预算考量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项目工程自身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而需要概预算考量的事情较多,容易导致考虑不全,进而出现编制工作和运行效果失衡的问题。二是造价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具体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概预算脱离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因而超概预算。当然,环境施工条件、市场基本需求、材料价格及项目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等具体因素对概预算的影响较大。
2 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方法策略
2.1 完善工程造价概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相关部门在引起重视之后,就要起到自己对其进行指导的工作职能。帮助建筑企业对工造管理制度进行了解和分析,提升企业对此机制的重视程度,帮助企业在工程中,将核算工作做完善。第二,在引起企业重视后,就要从自身出发,全面分析工程现在的进度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将工造管理机制进行变动健全,管理工作与实际情况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全面提升其有效性,提高工程质量,将超概预算问题拒之门外。第三,行政机构的重视,要对施工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核实,对施工方面的经费进行全面了解,在施工前的招标就要对企业有初步了解,还要符合我国概预算标准。还要使专人负责专项,责任到个人,提高费用监管力度。
2.2 提高工程造价概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其完成后的准确性都与造价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息息相关,而且工程造价的水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所以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要建造一直能力与素质双高的概预算团队,既成为团队,必然包括管理者与执行者,首先要保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还要具备财务概预算与分析的能力,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对这些管理者进行培训与测试,不断提升其管理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此外,还需使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这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完成工作,要时刻更新与概预算相关的各类科目,从而使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达到效率与质量双高。
2.3 完善审核的工作程序
在审核过程中,预结算工作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完善预结算的工作程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将整体划分为部分的方式,明确出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以及管理者的责任,使其负责自己的部分,严格审查自身工作的版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造价的预结算工作落到实处,由此保证审核的准确性,完成审核环节的整体工作。
2.4 核对工程量
工程量是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而工程量的计算来源于设计图纸。因此,概预算人员在分析、核对工程量时,首要工作就是查看设计图纸,进而从宏观上对该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施工阶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常,设计图纸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建筑工程的总体布置图和工程量列表图。实践中经常会发生方案设计中的工程量并不等同于概预算定额,所以,概预算人员绝不可直接使用工程量列表,而应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检查,对于存在争议之处或模糊地带,要及时查看设计图纸,必要时可寻求工程设计人员的帮助,由工程设计人员计算得出所需的工程量,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量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完整。
3 结语
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土建单位需要重视工程概预算的重要性,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概预算审核过程中的工作要点予以全面的把握,做到对审核方法的熟练掌握,选取符合实际情况的审核方法开展对工程概预算的审核。为了做到这一点,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采用新理念、新技术,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概预算的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