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 产业化住宅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

2019-11-28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化工程量住宅

张 勇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住宅工业化具体体现在住宅的工业化、标准化和通用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住宅建筑行业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住宅建筑企业无法摆脱高成本投入和耗费资源的现象。因此,为了推动住宅建设的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希望可以将住宅粗放化向产业化发展。

此外,国家还实施了产业化住宅建设奖励等优惠政策,希望可以通过政策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住宅产业化会涉及比较多的行业,仍然无法很好的控制成本投入。很多产业化住宅在前期建设时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导致整体施工成本高于普通建筑施工。因此,本文通过目前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尝试用BIM 技术来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1 BIM技术的概述

BIM 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形成一个三维信息集成模型。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将住宅建筑施工的整体信息及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展示,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流程及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环节漏洞进行完善。由此可知,BIM 技术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将多种类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防范,还可以对工程建设量进行快速的分析。

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将目前项目情况与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并且工程造价指标具有工程造价预算功能,大幅度地提高了造价的精确度。例如,利用BIM 技术可以预算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总花费,并且将每一流程的花费明细统一传到平台中,利用三维构建模型来进行碰撞检查,一旦发现错误或漏洞,模型将会自动出现预警功能,并反馈给计算机系统,重新根据问题进行修改,然后进行二次碰撞检查,直到检查无问题才能够共享平台。因此,通过BIM 技术可以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所有数据,为工程的造价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1]。

2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因为BIM 技术是可以形成一个三维信息集成模型,所以在项目启动之前,建筑单位可以将项目的数据及参数进行高精度的可视化设计,然后通过3D 效果展现出来。通过BIM 技术,把预期要建设的设计图向其他部门传达,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概率,也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建筑单位的经济利润。因为BIM技术可以更清晰直观的查看到施工流程的缺点及漏洞,所以在模型创建完整之后可以保持原有数据的关联性,关联数据可以根据设计的变化而自动更新,有利于项目的随时变更[2]。

此外,如果临时改变项目设计图纸,可以使用BIM软件进行修改。它不仅可以降低图纸成本,还能够更高效且利用压缩等技术来降低成本,再将改动的图纸与平台数据库的进行比较,确保无问题后再生成设计图,降低了项目施工风险。

3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现状分析

近几年,工程建筑单位逐渐意识到了工程造价的作用和重要性,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已经加入到项目的施工中。但目前我国的造价管理多数都处于事后控制的状态,而造价工程人员及相关部门也只是统计已经实施流程的工程量,缺少对整体项目工程的全面造价管理。如果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变动,例如建筑材料发生变化或额外增加施工流程等,这些突发情况是项目设计中没有体现的。一旦出现这种问题,造价人员无法对变动流程做出造价预算,无法合理控制项目成本[3]。

因为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图纸改动或产生大量的工程数据和文件。这些文件都是需要在验收阶段专门人员进行核对的,而这些文件多数采用纸质形式进行保存,而非结构化的存储方式,所以一旦储存不当,数据文件丢失,则会为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如果后续工程出现问题,需要这些数据支撑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查找,降低了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再次,项目在施工阶段需要与各方都保持信息的有效沟通。如果建筑单位与其他参与方之间发生了矛盾,将不利于项目的施工,严重者还会使项目被迫中止[4]。

4 BIM产业化住宅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要点分析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以“精、准、细”等几方面为基础准则,对工程造价做出预算,并根据工程项目制定计划。通过对加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对项目整体的控制,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4.1 工程量及价款计算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按照签订合同向发包人提交工程量进度报告。施工单位需要结合项目的施工进展来做工作量的计算,在发包人收到施工单位提供的进度报告后,需要根据报告内容重新计算工程量,核查施工进度是否正常及准确。在计算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施工流程,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BIM 技术则可以解决耗时长且消耗人力多的情况。BIM 技术支持模型参数化,可以从空间、成本及工期等三个维度来构建模型,然后根据施工拆分为几个阶段,并建立阶段模型,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来计算工程量。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以准确的确定施工工程量,还可以调取数据库的价格信息,直接汇总该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价款。BIM 模式大大缩短了造价时间,减少了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切实的提高工程量和价款计算的准确性[5]。

4.2 造价信息数据实时跟踪

产业化住宅的工程量比较大,所以施工周期比较长。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图纸的变更问题,使得施工建筑造价管理出现动态化变化。因为每一阶段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都会发生波动变化,所以施工单位很难对工程造价有一个精准的预算。利用BIM 三维可视模型,可以将各个阶段的模型数据产生连接,任何环节出现变化波动,BIM 技术可自动更改参数,进行模型改动。造价管理人员可根据造价进度的模型变化来调整造价信息。例如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必用材料的消耗情况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在BIM 模型中提现出来并及时变更数据参数,实现对造价信息的动态实时保护[6]。

4.3 施工阶段的现场监控

利用电子信息设备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施工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并与BIM 模型进行数据关联,实现对现场的高效管理。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视频记录和图片拍摄,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分析,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可视化。通过BIM 模型还能够将这些问题展现出来,施工领导可根据问题位置进行及时的修补,全面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7]。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住宅的需求越来越高,住宅产业化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住宅产业化不仅可以将人力与财力集中,还能够实现工程的低消耗、高效益目的。但因为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将建筑成本降到最低。基于上述问题,通过使用BIM 技术,可以合理的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实现三维模型,有效的对项目数据及施工进行进行计算。BIM 技术还能够实现各施工阶段的数据关联,在实际施工中,任何环节出现变化,BIM 模型都会自动发生改变,为项目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通过使用BIM 技术,提高了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猜你喜欢

产业化工程量住宅
Jaffa住宅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系统产业化之路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