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
2019-11-27徐贤思宋映雪关美芹付振君张蕊吴盛楠
徐贤思 宋映雪 关美芹 付振君 张蕊 吴盛楠
【摘 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比较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0.7%、83.7%,均高于比较组的86.0%、74.4%、6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比较组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单纯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01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指同一颗患牙既存在牙周病变(牙周炎),又存在牙髓病变(牙髓炎),可能是牙髓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牙周感染引起的,且这两种感染可以互相扩散和影响,从而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1]。该病常让患者感到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臨床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比较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比较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6.5±7.2)岁,其中,原发性19例,继发性2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5.8±8.4)岁,其中,原发性20例,继发性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积极处理原发病,彻底消除感染源[2]。在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了解、测定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情况及牙髓活力等。比较组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术治疗。首先,局部麻醉下进行开髓,揭髓室顶,用10号或者15号不锈钢锉疏通根管,测定根管工作长度,MTWO镍钛机用锉预备根管,用次氯酸钠和双氧水溶液交替反复冲洗,把根管内的残髓和残留物冲出来。消毒,拭干根管,实施充填,即以AH-plus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拍X线片,检查根充是否到位,充填是否密合。研究组患者则在比较组基础上加入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主要针对龈缘以上看得见的结石、菌斑以及牙面上沉着的色素,一般以超声器械为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主要针对龈缘以下的菌斑和牙石,一般是超声器械法、手工器械法结合运用)。治疗结束后用弯探针仔细检查根面,判断是否有牙石遗漏,确保根面光滑。随后对刮治牙位进行冲洗并联合应用抗生素药物,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后分别进行随诊复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牙周袋接近或恢复正常,牙齿无松动及叩痛,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或显著改善,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透射区消失、牙槽骨有重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牙周袋深度接近正常或变浅,牙齿松动减少、叩痛减轻,咀嚼功能有所改善,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透射区缩小,密度增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牙周袋加深,牙齿松动明显,叩痛强烈,咀嚼功能持续变差,牙槽骨破坏范围扩大。经X线片检查显示根尖透射区无变化或扩大、牙槽骨吸收增加。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0.7%、83.7%,均高于比较组的86.0%、74.4%、6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888、3.957、3.909,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比较组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齿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结构,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咀嚼食物、帮助发音的重要作用。牙齿中的牙髓组织和周围的牙周支持组织在组织学方面均来源于中胚层或外胚层,两者通过根尖孔,根管侧支,牙本质小管互相交通。因此,一旦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发生感染或者病变,便会扩散,对另一个产生影响,导致联合病变的发生,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病变的牙齿有龋坏或不良填充体、牙髓坏死、个别牙有深牙周袋或根分叉区病变,经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骨质破坏,根尖吸收较严重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对患者的伤害较大,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关键。
本次实验中,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0.7%、83.7%,均高于比较组的86.0%、74.4%、6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比较组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采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单纯采用根管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古丽青.探讨牙周基础疗法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7):57-59.
董丽华.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9):1731-1732.
陈佳.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2):6172-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