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性肩袖损伤的研究综述

2019-11-27高田糈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7期

高田糈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对现阶段的慢性肩袖损伤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各治疗手段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慢性肩袖损伤在从事上肢发力项目,特别是上肢外展发力项目的运动员中尤为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和肩峰下反复撞击、人体结构缺陷以及未得到及时的运动干预治疗有关。现阶段对于慢性肩袖损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西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案以及运动方案治疗等。

关键词:慢性肩袖损伤  发病原因及机制  康复治疗方案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017-03

2010年国家训练局运动员康复中心对现役运动员的伤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及调查,结果发现,在肩关节损伤中,占前三位的损伤分别为肩峰下撞击综合症、肩袖损伤,以及盂唇损伤。而现阶段,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否应该单列出来,还是和肩袖损伤并为一体,学术界尚有争论,暂且认为两种病症都与肩袖肌群的损伤,继发肌腱炎有关[1]。所以,肩袖肌群的损伤已经成为了影响运动员运动寿命,尤其肩关节外展发力项目的首要影响因素,对其的康复训练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1  肩袖损伤的定义

肩袖损伤的概念,是在1843年由国外学者Smith首先提出,并认为其是造成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首要因素。

肩袖损伤又叫肩袖创伤性肌腱炎,也叫肩撞击综合征,其原发性损伤主要出现于肩袖肌腱部,后又继发滑囊炎。肩袖损伤病理特点属于滑囊性末端病范畴,主要是由于肱骨大节结反复性超出活动范围的转动,特别是外展运动,并与肩喙与肩峰韧带不断摩擦造成[2]。这种反复超常的运动会导致肩袖肌腱原发损伤,并牵连上下部组织。反复损伤就容易造成慢性肩袖损伤,这种损伤的特点是在平时生活中并不会有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在做特定发力动作,就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

2  肩袖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据现有研究发现,现阶段的肩袖损伤多发于上肢发力项目的运动员,尤其是上肢外展发力项目。在对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排球等国家队运动员共181名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肩袖损伤是排在126种损伤的第二位,占有比例为18.78%[3]。结果显示局部损伤是运动损伤的首要影响因素,人体某些部位解剖生理方面的弱点及项目对于人体某一部分运动能力的特殊需求就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其次还有疲劳因素及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在对上海市部分专业运动队的354名运动员进行了肩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95名运动员发生过肩部损伤,占有总人数的26.84%,其中男性患者69例(31.79%),女性患者26例(18.98%),男性肩部受伤概率大于女性(P﹤0.05)。运动项目涉及水球、排球、游泳、棒球、皮划艇等[4]。其中,排在前三位的肩部易损伤项目为划艇、棒球、排球,均为上肢过顶用力项目,这可能是由于上肢过顶项目运动范围较大,对肌肉进行反复超常范围牵引而造成的慢性损伤。此外,还发现,训练不科学、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当、力量不足、意外伤害是肩部容易受伤的主要因素[5]。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易发于上肢外展发力项目,尤其上肢过顶项目之中。其发病因素总结起来,有训练安排因素、比赛过程中的突发因素、运动员自我因素影响等。在已有研究中发现,肩袖损伤有男女性别差异,男性运动员较女性运动员更容易患肩袖损伤(P﹤0.05)。而且随着运动等级的上升,肩袖损伤的复发率也会出现上升[6]。

3  肩袖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3.1 原因

肩袖损伤与肩峰下反复撞击有关。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肩峰下撞击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肱骨大节结反复性超出活动范围的转动,特别是外展运动,并与肩喙与肩峰韧带不断摩擦造成。这种反复超常的运动,会导致肩袖肌腱原发损伤,并牵连上下部组织。

肩袖损伤与人体结构缺陷有关。据研究发现,冈上肌腱远端1cm内是供血比较少的区域,是肩袖损伤的多发部位,这个部位造成肌腱局部缺血。根据解剖学的研究发现,这个部位并非缺少血管,而是在上臂处于外展位时缺少血液供应,有人假设,这是由于上肢位置变化,而造成的暂时性缺血区域。

肩袖损伤与肩部肌肉损伤后未得到及时的干预有关。这种损伤比较常发生于投掷类运动员的身上,创伤也分为重度的暴力损伤以及细微反复的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恢复,尤其是细微损伤,就会进一步发展恶化,造成部分或全层肌腱的撕裂。

3.2 发生机制

对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的可能机制,学术界尚未有定论。目前,对于肩袖损伤的可能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

3.2.1 Neer撞击学说

由Neer等在1972年提出的,他认为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峰下撞击所导致的,95%的肩袖韧带断裂都是由于撞击征所引起的,即原发的机械撞击[7]。

3.2.2 血运学说

据研究发现,冈上肌腱远端1cm内是供血比较少的区域,是肩袖损伤的多发部位,这个部位造成肌腱局部缺血,肩袖退变就是这个原因。根据解剖学的研究发现,这个部位并非缺少血管,而是在上臂处于外展位时缺少血液供应。

3.2.3 创伤学说

创伤学说也是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学说,这种损伤的机制比较常发生于投掷类运動员的身上,创伤也分为重度的暴力损伤以及细微反复的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恢复,尤其细微损伤,就会进一步发展恶化,造成部分或全层肌腱的撕裂。

4  運动性肩袖损伤的治疗

4.1 西医疗法

西医康复手段主要以镇痛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NSAIDS)解热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皮质激素等。非甾体药物主要包括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西医上常常采用局封治疗的方式来干预,采用类固醇药物与局麻药混合注射于患部,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作用。也有关节腔注射激素来达到类似效果,关节腔注射的疗效时间较长,可持续作用3个月左右,在这个期间可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肩关节功能。

4.2 中国医学疗法

我国传统中医,对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的治疗也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传统中医对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的认识为筋伤,属于“筋经”范畴,主要是因为素体内亏,经脉之气运行不顺,局部受阻,因而肩部缺少滋养,而感染风寒、湿气所致。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艾灸、针刺、手法、活血通络中药及火罐等。目前对于肩关节损伤研究比较多的多是针刺为主,包括针刀、铍针等,也多结合手法治疗来进行治疗。原因在于针刺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对于炎症的消除等,均有一定的作用[8]。

虽然,传统中医药的针灸疗法对于慢性肩袖损伤治疗具有比较良好的作用,但是其见效慢,治疗周期周期长,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对其广泛推广造成了影响。而针刀能够松解患部所收到的应力作用,缓解肌肉内部粘连,一次施加就会有效果,确实相对于针刺来说可以更快见效。但是,针刀却有疼痛感更加强烈,更加让患者难以坚持等缺点[9]。

还有人采用刮痧方式来治疗肩袖损伤,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刮痧结合特用活血剂,具有有效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镇痛以及加快患部的组织吸收等疗效,同时兼得简便易行等优点。

现代中医理疗方案是采用电导仪等直接作用于肌肤之上,可让药物更好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其是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以西医的技术、设备为手段,是中西结合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其采用多种中草药熬制而成的药液,用导入仪导入皮肤之下,直接作用于患部,对于炎症的消除、加快患部恢复均有效果。

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及理疗方式,已经被验证确实对于运动损伤治疗很有用,并且副作用小,实用程度高。现阶段的中医疗法多用于肩袖慢性损伤及肩袖损伤的恢复期使用,其被动施予的方式,对于患者功能、肌力的恢复作用有限。所以,传统中医方式与运动康复手段的结合治疗,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4.3 运动疗法

运动方案治疗是一种患者主动加强其肌力训练的方式,对于肩袖关节的运动处方治疗,部分运动处方会联合手法按摩来进行,也有结合针灸等的操作方式。运动处方的特点是主动地加强肌力训练、核心稳定训练等,达到增强患者患部的活动范围、肌力水平、平衡性等,有助于更好、更快恢复。其的关注重点在于急性损伤期之后,患部功能的恢复,而不仅仅关注病理层面的恢复。

肌肉效贴治疗也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运动辅助恢复方案,对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以及肌肉功能的恢复均有很好的作用。其具有收缩性,可以很好地促进淋巴液以及血液的回流,减轻水肿的发生,帮助肌肉的收缩,缓解在康复过程中的疼痛感,多作为康复方案中的辅助手段。

5  结语

现阶段对于运动性肩袖损伤的病理病因,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因为肩袖关节的复杂结构,也难以确定其是由哪一种因素所造成的。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所组成的一个袖套状的结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肩关节的稳定,以及支持肩关节的活动。肩峰下的反复撞击摩擦、泛血管区域的存在、肩袖肌肉的退化、损伤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肩袖的功能,而这几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作用,也导致了肩袖的损伤。开拓更多有效方式,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满意度,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徐国栋,袁琼嘉.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 曲绵域,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632.

[3] 陈疾忤,陈世益,封旭华,等.上海市部分专业运动队运动员肩关节损伤流行病学研究[J].运动医学杂,2007,26(4):464.

[4] 曲淑华,甄文华.对投掷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708.

[5] 张璐.不同干预措施治疗肩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

[6] Chakravarty K,Webley M.Shoulder joint mov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isability in the elderly[J].Rheumatol,1993,20(8):1359-1361.

[7] Neer Cs,Poppen NK.Supraspinatus outlet[M].Orthop Clin Noth Am,1997:197-193.

[8] 陈致尧,唐勇,赵贤坤,等.针灸推拿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1):84-86.

[9] Sconfienza LM,Vigan 6S,Martini C,et a1.Double—needle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 eoustreatment of rotator cufcal-cific tendinitis:tips& tricks[J].Skeletal Radiol,2013,42(1):l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