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工科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法

2019-11-27陈品祥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科学业习惯

陈品祥

【摘 要】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学业的进步,学习成果的取得,以及毕业之后的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能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刻这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一生的个人发展。作者作为工科在校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及阅历,试着分析在校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支撑个人成长进步的必备要素,在大学四年里练就良好的专业技能,充分吸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勝任今后的工作。尤其是对工科大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工科专业学习逻辑性较强,需要连续性的开展学习和思考,如果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容易在学习中出现掉队或者不能通过专业学习考核的情况,造成学业困难,甚至难以毕业。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规章制度,发挥教师作用,强化养成训练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工科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与途径,希望对在校的工科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笔者自己的观察及学习体会,现在工科阶段的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存在以下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否则会影响学生个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学习目标性不强,学业目标缺失。

从我个人学习的体会及及周边同学总体表现看,自己所在的班级部分大学生对于上大学的原因、目的以及大学阶段在人生规划中的定位和作用缺乏清晰的认知,导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为内学习目标的缺失,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很难将个人现阶段学习的努力和今后个人理想的实现相结合。学习外界干扰因素增加,随着互联网、网络游戏和各类娱乐活动的诱惑以及学生自控能力的缺乏,容易导致大学生陷入学习麻木的恶性循环,导致自身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整个大学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以上现象存在于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中,从我搜集的相关资料和媒体报道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在高校较为普遍。

2.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第一课堂学习

第一课堂学习对个人专业学习很重要,尤其对逻辑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学习,在第一课堂搞懂弄通专业知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连贯性很重要和关键,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偏低,存在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甚至无故缺课等现象。部分学生缺乏对上课的正确认识,不能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缺勤导致的专业知识缺失又使缺课学生难以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形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容易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造成恶性循环。这些错误的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步。

3.自我要求太低,学习外在干扰因素日益复杂。

纵观大学生学习状态,我们越来越发现,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并没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也缺少坚持不懈追求自我提升的动力和毅力,缺乏专业学习的恒心,而是仅仅将“学习”看成是需要应付的任务,仅仅追求顺利通过考试和毕业,学习态度不够健康,对于课堂学习之外的专业知识积累与综合素质提升更是一片空白。即使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有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计划,但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只有“三天热度”,更难以抵抗互联网、网络游戏等外界诱惑,仅有部分或少数学生真正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并切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面对以上的问题,工科大学生该如何解决,怎样养成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做出尝试和改变。

1. 完善学校学习制度,引导学风养成

从社会反映问题看,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重点表现为管理制度和衔接不完善,大学生学业压力较为轻松,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致使大学生不重视学业学习,缺乏完善的学习制度约束,导致形成管理空隙。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多采用辅导员制,一个辅导员和几名学生班长负责管理多个专业的数百名学生,这就导致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精力不足,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同学;而学生班长管理经验不足,更难以在班级内部培养良好的学风。其次,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刻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对大学生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学宿舍里上网玩游戏,集体旷课等现象严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大多数高校没有一套针对宿舍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高校大学生要将现阶段个人的努力和今后理想的达成相联系,要努力树立高层次的远大理想,深刻认识到个人在工科学习阶段的意义,切实抓好专业学习,将个人的前程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建树良好的大局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的做好专业学习,也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进步。

3.需要家校合力,社会关注,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和平台,是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主体,但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引入社会正能量,排除社会负面干扰因素。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师对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提出适当的要求。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智力高层次群体,尤其是工科大学生,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工科大学生更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积极锻炼工科专业技能,践行工科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于实体经济发展中去,高校大学生是我国人才储备的主要资源,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中流砥柱,就必须重视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学习,在于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有计划主动地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于学校而言,合理安排教学,建筑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学业习惯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