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联盟的吉林省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9-11-27孙洋
【摘 要】 校企联盟建设是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供需双侧提升人才、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吉林省建立校企联盟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当下吉林省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基于校企联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校企联盟 吉林省 旅游管理 创新型人才
校企联盟建设是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供需双侧提升人才、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的必要途径。从目前来看,全国各省份都已经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联盟。但是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校企联盟还是一块空白地。所以建立校企联盟,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是吉林省发展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
一、吉林省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校企联盟的必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而制定的法规,自2017年12月5日起实施。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就必然要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以校企联盟为主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是很多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旅游人才的主要途径,如英国桑德兰特、德国双元制、日本产学制、美国合作制等均利用校企联盟大量资源共享优势,更大程度节约人才培养总体成本,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我国部分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为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也陆续建立校企联盟平台,大量吸收高校和企业参与其中,促进资源流动,通过校企联盟合作办学、校企联盟合作建厂、校企联盟合作科研等方式,改变封闭式培养模式,获得巨大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吉林省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联盟是非常必要的。
二、吉林省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吉林省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仅限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各自为政,或是个别高校和企业间建立的校企合作,这种合作只是单纯的点对点,并没有形成一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融合发展的联盟大平台,这种局限也束缚了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体来看,吉林省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有:首先,缺少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授课和指导,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一线教师的基础教学水平上,并未深入体会到旅游管理的行业发展、企业发展以及科研现状。学生接触行业的机会有限,可选择实习的企业有限,各高校、高校和企业、高校和行业协会间缺乏交流。其次,教学方式的局限和封闭使学生获取知识太少,知识面难以拓宽;评价标准以分数为主,形成了较普遍的重分数、轻能力倾向;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多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再次,旅游管理专业一线教师大多是从校园走出的硕士、博士,并未真正涉足酒店、旅行社等行业,导致灌输、填鸭式教学过多,缺乏和行业深层次接触和锻炼的机会,他们也需要一个信息可共享的联盟平台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反哺教学,去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
三、基于校企联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建立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校企联盟。建立吉林省旅游管理校企联盟,面向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科技、人才供给质量和水平为核心,以建立校企协同发展的运行、服务和监督考核机制、优化校企协同发展环境为重点,政府主导,协同发力,促进吉林省内旅游院校“形成合力,抱团服务”,推动旅游院校、旅游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贴紧靠实,捆绑发展”,在互动共赢中促进旅游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立校企联盟共享信息平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校企联盟共享信息平台,开拓学生的认知领域和视野,让学生了解、掌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打造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校企联盟,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
吉林省旅游管理校企聯盟共享信息平台联盟成员可包括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商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高校和五星级酒店、旅行社、休闲中心等企业,加上酒店、导游、会展等行业协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专业特色和方向等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把握吉林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手信息,同时要在各个联盟单位进行有效的共享。整合联盟单位的信息资源、校友资源、行业资源。保证联盟单位信息交流取得畅通无阻。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
(三)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发挥结构优势,激发吉林省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活力,方能办高质量的教育。首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根本性改进,加上具体应用技能、实践能力为核心学习内容的课程深化产教融合;其次、加强校企双方人才流动。聘请业界专家、高级管理等人员到校担任兼职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项目:《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长吉图区域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GJX2019D361);吉林工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长吉图区域高校旅游师资培养创新研究》(JG01716);吉林省高等财经教育研究基地项目:《长吉图区域会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与实践》(FEB1906105);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定位长吉图区域发展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长吉图区域高校旅游人才国际化培养机制创新研究》(GH180748);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联盟的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ZCY332)
作者简介:孙洋,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