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途径探索
2019-11-27胡振威
胡振威
【摘 要】 “互联网”时代进程的加快,促使企业须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并探索新型管理途径,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即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途径提出几点建议如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健全企业管理机制、提升创新动力等,望借此可为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管理 管理机制
伴随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除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外,也要求企业需对传统管理模式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代对企业所提出的实际需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引入“互联网+”思维,探索新型管理途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重视企业管理的文化,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一)推进知识管理。伴随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呈裂变式传播,企业在此时代背景下,须构建开放的组织文化,并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方式将企业自身优势予以充分展现。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应积极吸收,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企业还应注重员工知识技能的提升,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并为优秀员工提供深造机会,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此外,还可借助加强形象建设及环境建设等方式,深化员工责任意识及标准意识,以此对团队思维方式加以优化,增强员工执行力。
(二)加强文化建设。企业可构建“互联网+”的管理团队及领导团队,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团队主要成员,展开培训工作,使团队成员均可深化自身“互联网+”意识,可在日常工作中贯彻“互联网+”思维,自上而下形成示范作用。此外,还应对各层级员工展开互联网知识、互联网技能培训普及工作。培训内容设计方面,可先为员工普及基础知识理论,再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展开员工互联网技能培训,突出培训重点。具体培训方式可选择网络课程、讲座及视频会等方式,借助多种宣传途径实现“互联网+”知识及技能的普及,构建良好学习氛围。
二、突出制度的创新,健全企业管理机制
(一)激励制度的创新。企业在创新激励制度时,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方可保障制度具备较高执行性。明确员工薪酬待遇时,应结合员工工龄、职位等科学制定,杜绝以权谋私现象。除此之外,企业还应不断完善自身福利政策,将员工工龄及岗位同企业福利有机结合,使职务高、业绩高及工作时间长的员工可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同时,企业还应构建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结合员工不同工作状态给予相应奖惩,如针对工作态度积极员工,应予以适当经济奖励,而针对工作态度消极员工则应予以适当处罚,以此除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外,也可增强员工岗位责任意识。
(二)管理制度的创新。传统的刚性管理制度虽可对员工行为予以有效约束,但经实践表明,刚性管理制度下,员工对工作参与热情较低,在工作中成就感不足,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且此种管理制度同“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相背离。因此,需对刚性管理制度加以创新,如可推动刚性管理逐渐向柔性管理转变,将充分尊重员工独立人格、个人尊严作为前提,对员工展开柔性管理,为员工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企业归属感及凝聚力。同时,人资部门也可构建一种长效机制,将员工职称、待遇及薪酬等同员工所掌握互联网技能、知识挂钩,将员工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
(三)决策机制的创新。“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决策机制尚待改进。企业展开决策机制创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为及时性。伴随“互联网+”时代进程加快,市场环境变化较快,变革方向难以明确,因此,企业需时刻掌握市场动态,对所制定决策及时调整。其次为时效性。因市场环境变化迅速,而为提升决策正确性,则需将提高时效视作重要创新点,促使企业决策速度可同市场竞争标准相适应。与此同时,企业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还应充分吸取基层员工意见,并作为重要参考,确保所制定决策具备较高可行性。
三、強化管理理念,提升创新动力
(一)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中要求,需明确管理责任,并促使管理过程中的多项管理活动均得以落实,减少管理失误事件产生。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将工作任务细分至各岗位,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须注重细节,做好各项岗位工作。避免因各项工作细节失误,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工作监管力度,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得以落实,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二)增强创新的意识。为增强企业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健全自身知识体系,对行业内最新资讯予以了解,并在对原有思维模式予以突破,减小思维定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以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用户需求逐渐展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特点,企业管理者也应结合此特征,对企业整体商业结构的价值链展开重新思考及审视,将关注重点由厂商逐渐调整为用户,将服务理念深化于企业文化中,同时应将企业发展模式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并不断提高产品针对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企业的服务理念。企业管理者可对员工展开职业素养培训活动,帮助员工对自身岗位职责予以明确,以此深化员工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将满足客户需求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此,企业可主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其中硬件方面即为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让客户感受到工作的便捷性,软件方面即为端正员工工作态度,叮嘱员工应时刻遵守工作原则,不可感情用事,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客户满意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现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所提出的需求,若企业未及时改变自身经营管理模式,将会使得自身难以充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针对此现象,企业可采取强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增强创新的意识等措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园园.“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2):27-28.
[2] 李楠,葛宝山.当前民营企业“互联网+”创新管理模式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8):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