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和渴求

2019-11-27杨德振

百姓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见面小孩关怀

杨德振

一个亲戚的小孩刚参加工作时,刚好在一位老领导手下上班,老领导很关心这个年轻人的成长。在工作中,老领导经常教育和点拨他,使他在工作上不断上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前几天,这个年轻人从外地来到广州看望我,我问他是否经常与那个老领导见面?他说,老领导退休多年了,很少见面。临别时,他承诺回到当地后,马上请老领导吃饭。我说,吃饭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知恩感恩的态度和平日里经常性的嘘寒问暖关怀,要知道,老年人对物质需求看得很平淡,对精神的慰藉与渴望却很强烈......年轻人点头表示认同。

由此想到,在时下,很多人对老年人或者小孩物质上的关怀无微不至,精神上却“吝啬”得捉襟见肘,甚至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物质能喂养和填饱的只是肉体,而真正滋养精神的却不是物质,更不是吃吃喝喝。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常常是差强人意,误解人心,表错情意。

一个人在人生长河中,理想与追求基本上不外乎两个形态: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渴求。马斯洛在人性需求层次理论中,充分阐释了人类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物质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物质需求包括柴米油盐和饮食起居所必须、必具的物质基础,精神需求包括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才能与抱负发挥到的最大程度。

我认为,对物质,用“需求”;对精神,用“渴求”,更能表达出对这种精神祈盼与期待的紧迫程度,也更能体现人类的终极向往目标。“需求”稍过平缓平淡,似可有可无、可增可减的感觉;“渴求”则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期盼意味,一定不能缺失。而且,“渴求”的内容理应包括奉献与付出过后的价值反馈与精神濡染。这其实也是向社会传递一种善意的信号,释放出一种爱意与真情。让年轻人懂得,对于老年人来说,满足精神渴求大于物质输送,精神扶助大于物质扶助,温暖精神,传递孝心,永远是晚辈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有时候,“精神吝啬”带来的伤感比“物质吝啬”还要大得多。尤其是亲人之间、恩人之间,小小的陪伴和守望,远远比提金送银要温馨得多。

需求和渴求,都是人性愿望上一种索求的表达。物质需求只表现在物质层面上,相对容易满足,但我劝世人最好不要被物質羁绊所累;精神渴求表现在精神的广度与高度层面上,相对较难把握和体察,更不容易满足。但是,如果人人怀着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感激报恩之心,那这个社会就会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局面,每一个人的精神不仅可以走得更远、更清爽,而且会更瑰丽迷人和真实感人,还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人的行为向度和精神维度。

猜你喜欢

见面小孩关怀
秀逗蘑菇村
云小孩(上)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你好,春天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