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铸链”新材料
2019-11-27陈少智
陈少智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山东省7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其中,淄博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和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的入选,从一个侧面佐证着,近一年来,山东对于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决心。
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是指由新材料先进制造企业及关联机构高度集聚形成的产业链完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创新协同的新材料产业网络。这一产业集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需要在国际化运营、品牌效应、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对于正发力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山东来说,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无疑将起到关键性的保障作用。一方面,作为国内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新材料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面对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以及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山东也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前三 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达到1665家, 实现主营收入8776亿元,居全国前三位。
也正因此,山东早在一年前就发布了《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下称《专项规划》)。这不仅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中新材料产业的专项规划,更是山东历史上第一个新材料产业规划。
“通过逐一研究分析,哪些行业我们具备优势、哪些又是我们的短板,怎么弥补,最终我们列出了15类新材料作为发展重点。”山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内新材料产业营收前三强,山东有信心通过新政,瞄准痛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现有基础上冲击两万亿目标。
向产业链要效益
近年来,“大而不强”一直是新材料大省山东的“心头之痛”。
据统计,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达到1665家,实现主营收入8776亿元,居全国前三位。但由于精深加工不足,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的供给结构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使得山东在新材料领域的终端产品、名牌产品、高端产品比例不高。即使部分新材料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也因为产业链条却普遍较短,导致上中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
例如,位于烟台市的万华集团和泰和新材,分别占据聚氨酯和特种化纤产业高地,规模均为国内第一、世界领先,但由于本地的高端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少,产业集聚优势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以聚氨酯产业为例,除了聚氨酯,当地其他差异化产品和中高端产品比例相对较低,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向下游终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延伸能力较弱。
同時,以烯烃为代表的大宗基础原料发展较慢,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一些专用化学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的中间体,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链式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在《专项规划》的部署中,‘拉长产业链成为了核心关键词。”山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禹城市依托山东大学侯士峰教授研究团队组建了山东省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院,其中包括3个研发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攻关重点是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图为石墨烯展示样品。
据悉,目前烟台正着力以产品为依托,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希望通过做好以“延链、补链、强链、育链”为内涵的“铸链”文章,延伸发展产业集群上下链条,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万华、南山等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入供应网络,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让大中小企业形成大集群。
精准发力,狠抓高端
事实上,不仅是烟台,在邹平市,银白色的轻金属铝同样也正从传统材料“升级”成新材料。随着新技术的加入,一块块铝锭正变成高附加值的易拉罐、高科技航空航天型材、轻薄精湛的医药封箔……
发生在铝身上的诸多变化,正是山东新材料人向产业链要效益的典型尝试。但在新材料产业的群雄逐鹿中,谁又能笑到最后?山东给出的关键信息是产业链为王,得高端者得天下。而其中,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正是山东向高端布局的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例如,不久前,禹城市依托山东大学侯士峰教授研究团队组建了山东省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院,其中包括3个研发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攻关重点是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研究院已研发出的钛酸锂电池加入了石墨烯新材料,6分钟便能完成充电,能够极大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难题。
不仅是石墨烯,当下山东大学的5个“国字号”科研平台,有4个已在禹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禹城市正谋划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不难看出,为了确保产业链成型,新材料产业走上高端。山东正沿着《专项规划》部署,聚焦人才、企业、项目、园区四大关键要素,通过人才、项目工程的实施获得一批创新性成果,通过企业工程实施,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通过集群和质量工程实施,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创新体系,做大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
“可以说,经过新政一年多的加持,山东的新材料产业已让人有了更多期待。”山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