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互动,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2019-11-27王俊领
王俊领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永恒中心校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层次化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体育实践,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整合。体育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和学生需要建立对话关系,在互动沟通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师生互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深化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因此教师应该考察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参与学生活动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行应试教育,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位置,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授课,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推行教学体制改革,指正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1]。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和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组建师生共同体。当学生取得学习进步,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当学生遇到阻碍,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度过难关。以跳远教学为例,在开展跳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动作,让学生对自身动作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掌握跳远动作的要领。在进行动作示范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能以讲代练,缩减学生的实践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跳远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如跳远距离过短、无法保持身体平衡等,教师应该指出学生动作的不规范之处,纠正学生的姿势,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跳远技巧。
2.构建互动平台
作为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渗透体育技能、专业体育知识等,使学生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逐渐消除抵抗情绪。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不同,运动能力呈现差异,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比如,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注重分组科学性,使实力相当的小组进行篮球比赛,自己充当裁判的角色。在小组进行比赛时,教师要采用激励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言语激励,为学生加油打气,使小组学生为了争取比赛胜利而不断努力。在中场休息时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比赛表现,为学生示范标准动作,如三步上篮等等,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仅仅将师生互动限制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建立QQ群、微信群等,使学生参与到群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篮球运动知识,并解答学生的困惑、疑问,如为什么传球总是不到位、该如何寻找补位时机等,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开展课外活动
体育教学的时间比较有限,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课外活动是对课内活动的延伸,能够深化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认识,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建立互动沟通关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课外运动习惯。教师可以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一些男生喜欢足球运动、篮球运动;一些女生喜欢踢毽子、跳健美操等[3]。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开展分组课外活动,在周六周日带领不同小组进行体育训练。针对部分男生,教师可以带领其进入室内篮球馆、专业足球场地等,开展学生之间的友谊比赛;针对部分女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公园空场地内进行体育活动。在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并鼓励学生认真参与体育训练,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快乐。
4.注重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都呈现差异,教师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拉近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切,将自己作为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一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只愿意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活动。当出现这一情况时,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严厉指责,而应该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认可学生,指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在学生逐步增强信心后,教师可以让其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使学生成为集体的重要一员。一些学生的性格过于外向,总是违反课堂秩序,甚至和他人出现矛盾冲突等。当出现这一情况时,教师应该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和学生建立对话关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