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9-11-27颜长流
颜长流
(福建省德化第五中学 福建 德化 362500)
前言
核心素养可谓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保障,对学生终生学习大有裨益,而化学学科又是初中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学科。在教改事业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初中化学需有所创新,改善教学效果及质量。此次研究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原子的结构》,提出了化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彰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就九年级化学课堂“原子的结构”教学内容而言,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所提要求为:初步构建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对模型认知的化学思维加以发展;培养批判质疑等科学精神。对此,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是经由观察、想象等获知原子通过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初步构建宏、微观结合的化学思想,对证据推理以及模型认知的化学思维加以体会;二是经由了解、坦言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加以探究,具备批判质疑且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创设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结构体系
对九年级化学中的“原子的构成”教学时,教学环节设计需由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知入手,注重核心素养中科学及人文精神的培育。各环节均具备清晰的知识线索,均潜藏在素材线索内,借助基于素材的学生活动逐一展开,且经由教师讲解得以升华。
3.九年级化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3.1 基于模拟实验、体验探究,构建宏、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化学为基础自然科学,主要对物质及创造物质加以研究。其发展从宏观辨识与定性研究物质性质至微观探究与定量研究物质构成,让化学在实验与理论层面均具有较好发展,宏、微观的联系即该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化学核心素养具有的学科特征。就“原子的构成”而言,其包含上述化学思想,可经由模拟实验抑实验场景探讨等,对学生借助观察、论证等方式加以引导,获知原子即通过原子核、核外电子组成。实践期间,教师为学生展示“扩大300万倍的硅原子”图片,并提问“原子内有什么?”等,从而导入课堂主题,而后经由动画等展示前人设计的精巧实验,如阴极射线实验等,并促使学生协同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假设,并结合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对原子结构具备微观认识,从而初步形成宏、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想。
3.2 基于问题驱动、启迪想象发展证据意识和模型认知化学思维方法。实践时,教师可让学生基于阴极射线实验对问题与假设进行提出:此类带负极的射线从何而来?为何无论是哪一类材料为电极,射线都相同?教师与学生针对此类问题进一步探究,也就是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那么原子内的正电荷在哪里?从而获知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此模型对电子管现象进行了阐明,而放射现象却对其提出了挑战。此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对α粒子散射实验动画进行播放,且模拟情景与学生进行实验,加深现场感,对实验现象有效探究:为何α粒子具有弹回情况?为何大部分α粒子穿透了金箔,弹回的仅为0.1%?等,学生经由自主思考、讨论,获知卢瑟福提出的行星模型。此间,学生经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探究质疑,对原子结构进行假设,经由分析推理进行论证,构建事实、证据与结论三者的逻辑关系,获知新模型,对学生证据意识以及模型认知的化学思维方法加以培养。
3.3 培养批判质疑且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就“原子的结构”教学而言,融合科学本质的教育表现为:经由对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的认识、探究,为学生获知科学需在不断探索、反思中得出予以帮助;知晓对话、反思的效用;明确某些科学事实依旧具有被修正抑或否决的可能性。譬如,前文提及的阴极射线实验与葡萄干面包模型,尽管对电子的存在进行了论证,对电子管现象进行了阐明,但放射现象却为其带来了挑战,而后卢瑟福经由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与散射实验现象对行星模型进行了提出,其敢于挑战,对开创性理论进行了提出,拉开了人们探究物质世界的新帷幕。在九年级化学课堂中,教师需与具体教学实例相结合,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具有科学即探究的意识加以培养,形成敢于批判质疑且探究的科学精神。
3.4 基于师生对话、教学拓展,明确科学及人文精神的关联。九年级化学课堂中,就“原子的构成”而言,可实施基于人类文化的师生、生生对话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人们对物质构成的探究具备丰富的历史,教师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对这一历程加以追溯,自古代金文提出的“小”字至强调物质能无线分割的公孙龙,而后出现的儒家、墨家思想等,促使学生和哲学大师对话,领悟我国古代最为朴素的原子说。然后,促使学生和国外原子论专家对话,明确哲学思想具有的碰撞等。此间,教师经由师生、生生和大师对话等手段,对学生体会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奋勇拼搏的精神加以引导,从而被人文精神陶冶,并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想象空间,充分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对科学、人文精神的关联进行有效处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大有裨益。
4.结束语
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原子的结构”提出了化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此为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的改善予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