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2019-11-27田仁琼
田仁琼
(贵州省册亨县者楼街道前进小学 贵州 黔西南 552200)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的课程应注重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农村社会环境、家庭、师资及学生个人等原因,农村小学的每个班都出现了为数较多的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成为农村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通过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逐步转化学困生,使他们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秀生。本人在农村从教多年,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对学困生的观察和研究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 内因。
(1)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目的。农村学困生绝大多数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认为是家长、老师要他们学习的。这样被动的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应付心理”,对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玩的时候非常的积极、投入,而学习时懒散、马虎,缺乏兴趣。从不考虑自己每天应该学到的知识学到了没有,也不在乎成绩有多差,分数对他们不产生任何刺激。
(2)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通常学习方法不够好,对于新学知识理解能力差,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说的话。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单一,只能机械模仿式学习。
(3)学困生心理上的问题。由于学困生在知识上的缺失太多,所以当他们回答问题时,往往太过简单,或者错漏百出,虽然教师给予鼓励,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表示出鄙视的态度:这么简单都不知道。这在他们心里会产生自我暗示:自己确实比别人“笨”,不如别人。于是在学习上造成了无形的压力,遇到困难踏步不前,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2.外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大多数家长都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管教态度粗放,管教方法欠妥或者干脆就放任自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全推给老师,自己置身事外,甚至不配合学校教育;其次,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给与适当的辅导;再者,大部分农村家长为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每个班级都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家里受到老人的溺爱,大部分在学习上不够重视,导致学困生没有学习意识,更不用说学习兴趣了。
(2)学校及教师因素。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与城市差距大;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年轻的教师又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或者即使来了也呆不长;而且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往往教两个班的主课还担任班主任,有的甚至包班;更有相当部分教师每天忙着在城镇的家里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他们无暇认真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教学,如何辅导学困生。
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 调查了解,建立学困生档案。对学困生建立档案,分析成因,开展谈心和辅导活动。从思想认识上、学习方法上、情感意志上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等各方面进行辅导,并将学生变化情况记入档案,不断调整完善帮困策略。
2.2 全方位照顾,稳步推进。
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学困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照顾,稳步推进。
(1)备课时,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2)发挥优秀学生作用,安排好座次,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3)课堂提问要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通俗易懂的小问题,让他们有回答的机会,给予必要的启示和鼓励性的肯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置之不理。
(4)布置作业时,一方面从数量上照顾,只求确度,不求数量多,另一方面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问题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5)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最好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并写上鼓励性的批语。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原因,加以改正。
(6)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7)课后主动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等等。做到这些就能使学困生产生对老师的良好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困生发挥学习上的最大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2.3 科学指导,形成良好习惯。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授之鱼”到“授之渔”。
(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困生”往往没有认真看书的习惯,甚至不会看书。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数学的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让每一个学困生都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教会他们如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强化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必须每天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工整;还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抓住知识理解的关键,适时点拨。
2.4 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更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5 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学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统一,良好配合:一方面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与学困生家长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经常与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告知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奉献出一颗真诚的爱心,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和方法。相信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家长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