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小学生习作的探究
2019-11-27贾霞枝
贾霞枝
(广东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广东 中山528437)
小学习作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跟难点。没有专门的作文教学课程及教材,没有完善的作文教学体系,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似乎都很难凭借教师一两节课的讲解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纪伯伦曾说:“我可以告诉你奔跑的技巧,但我不能将双腿借给你。”作文教学的难教就难教在因为作文教学包含的远远是超过技巧之外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个体都有不同于别人的不可替代的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度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基于这个思考,我尝试将思维导图用于辅助小学生习作教学。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用思维导图辅助作文教学十分行之有效。而且对于学生和授课教师来说都有较大意义:
一、对于学生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思维导图利用优美的线条,配上不同的颜色,再加上显现的图式,可以提炼习作中所需的中心关键词,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有助于让学生摆脱过去传统作文课堂教学的枯燥感,让习作课堂变得绘声绘色。除此外,对于一个写作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习作提示提炼出作文中心的关键点,并且由一个中心点或者一个关键词发散出去,下再设分支,逐步扩散开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锻炼学生的选材能力。另外,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组织语言相对容易很多。对于一些根本无法在头脑中组织语言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无疑可起到较大的帮助,同时也十分有助于学生写作信心的树立。有了信心,也必将越写越好,这是一个良心循环。故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
(二)有助于学生谋篇布局
以一堂“怎样围绕中心句将作文写具体”的作文复习课来说,我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游戏——给句子穿衣服。其实所谓的给句子穿衣服也就是扩句,将句子展开写具体的过程。如“这里的山真美啊,你看——”学生自然联想到山上的花草树木,小溪昆虫等等。而后我指导学生将所列举到的东西一一画下来,惊喜不断,学生的画中我看到有颜色各异的花朵,郁郁葱葱的大树,潺潺的小溪,起舞的蝴蝶……而后学生对着自己的思维导图,下笔显得容易多了。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课后我还留了同性质的发散式思维的作文片段练习:围绕“天气真热啊”写一段话,学生的思维导图各式各样,习作同样精彩纷呈。 有火辣辣的太阳、耷拉着脑袋吐着舌头的小狗,有树上叫个不停的知了,有吃着冰棍还说热的人们……不禁感慨:其实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二、对于教师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对于习作教学目标体系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作文教学有着具体要求:
低年级的写作要求是: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
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高年级的习作要求是: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全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其实别看每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只有那么几条,实则做起来相当困难。思维导图的运用以关键词的形式发散、辐射,可以让教师在习作教学备课中厘清各年级学段的作文教学要求,并对照着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形式,通观全局,注意到各学段间的螺旋上升层级,而不会一味的拔高要求,扼杀孩子创作的兴趣。
(二)有利于教师习作教学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习作教学,一般情况都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云里雾里。又或者范文引路,大谈技巧,殊不知学生(尤其是作文刚起步不久的学生)连连贯的写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困难,作文技巧何尝吸收得了呢?学生模仿能力强,范文引路还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习作“千人一面”。备课中,教师在对思维导图的指导习作的提纲优势、发散思考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和内化,教师的习作教学指导会相对容易很多。
三、有利于新型课堂的构建
朱熹老夫子曾在《观书有感》中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在一个班几十人的大课堂,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活水。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无疑是给小学习作天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在这种富于变化的,可以自由创作的课堂教学中体验思维驰骋的自由及文学创作的快乐,有利于剔除传统习作教学模式的诟病,构建新型、实效、灵活自由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