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堂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
2019-11-27孟元华
孟元华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鹤龄中学,四川 广元 628309)
一、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考
《普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教师的理念
转变传统教师一直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最高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现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必须按照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2)在组织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3)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4)在拥有实验条件下,教师应首选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操作。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要
学生必须对自己过去“被教育”的模式进行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求知探索的主力军。学校不是教堂,教师不是牧师,课本不是圣经,学生更不是一层不变的虔诚教徒。(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3)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4)、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
(一)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手段落后
落后的手段教学条件严重影响着知识的传播。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没有多媒体教室,如,我校学生1100余人,只有一间能容纳41人的生物实验室,绝大部分仪器无法正常全班学生使用,生物材料也没有。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
学生综合素质差,农村初中学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升学因为升学率是保证学校的生源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学生就围绕着“分数”转。于是将“教育本质”和“素质教育”抛之脑后。失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专业人才欠缺
由于农村学校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因此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样课程的开设就只能由其他科目老师代课,出现了“万精油”型生物教师。
三、农村学校生物教学策略
如何才能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准确、科学地将生物课开展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改变。
(一)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手段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善办学条件:通过优化教育师资,大力招考引进生物专业教师;通过向政府、学校申请经费,增加实验室等教学设备。 其次,是更新教学手段,生物教研组牵头,定期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制度,明确听课节次;向学校申请实验经费,定期开展生物兴趣活动;定期进行生物教育教学研究会,搞好集体备课。
(二)创新教学手段,改变学习方式
(1)根据学生实际,敢于合理改变教材编排教学顺序。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2)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合理利用。对于多媒体的使用,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进行合理使用。可以增加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充分运用多媒体课堂大容量的特点高效教学多媒体课堂上,知识容量大,色彩多样,要注意知识点的扩展广度和深度把握,不能天马行空。(4)把握教育本质——育人,融入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个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回归教育本质。对于基础差,综合能力差,染有不良习气的学生,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帮助。
四、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常规教学能较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样,科学是把双刃剑,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或者传统教学等方式均有利有弊。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制作,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互动减少、容易成为少数人的互动平台;演示文档的快速播放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等问题。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是生物教材课改后,增加的化学知识、物理知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存在理解困难,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