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9-11-27张传玲
张传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胜利镇中心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15042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从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开始抓起。在校内,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而在家中,课外阅读则靠家长来给予学生指导。当然,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成形的。这就需要孩子身边的人不断地去努力,付出时间和耐心。
一、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兴趣确立为形成阅读兴趣的重中之重比较合理。学生入学刚刚接触拼音,阅读内容要以字词或者拼音读物为主。这个时期往往是教师和家长忽视的时期,忽视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接触汉字,不认识多少字,也就出于本能思考,认为孩子不具备阅读条件,从而不引导孩子阅读。其实恰恰相反,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所有读物都是充满兴趣的,他们渴望从书本获得知识,获得自己认知以外的事物。教师与家长,要不断的用卡片来激发孩子的识字,在学习简单的拼音后,可以尝试阅读拼音读物。有趣的故事内容选择亦尤为重要,这都是引导学生向热爱阅读发展的关键。
对于是先学拼音还是先认汉字,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提倡集中识字的有集中识字的道理,提倡拼音学习优先,提前读写有它的理由,但我更倾向于幼儿时期多识字,拼音毕竟是补充识字的工具,既然能直接识字,为什么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学习拼音呢?而且,拼音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应用较少,孩子没有应用的乐趣,对于阅读帮助不大。当然,我也不是说不要学习拼音,而是认为在开发培养阅读能力的这个阶段,识字读文更好一些。
当学生读完了一本书,或者读完了一个故事,一方面内容之后,引导其对所学的内容作一简单复述,家长或老师再对其阅读之后的成绩给予表扬,定会令孩子信心满满,兴趣高涨。慢慢地,他会主动去阅读各种学籍,从卡片字词到拼音句子,从拼音读物到绘图读本,从小故事到长篇小说,一步步的积累,就会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创设阅读环境
三字经中孟母的做法众所周知,在好的邻里下,她的孩子学业终有成就,可见环境对人的学习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性更强,教师、家长、同学无不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要让小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中很大因素在于环境的创设。阅读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我们要主动创设读书的氛围,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环境,从而参与到其中来,并通过不断有孩子参与到读书中来影响其他未参与读书的孩子。
环境的创设包括多方面,其中根本要让孩子有书可读。个别学校没有图书室,没有藏书,显然是不能创设校内读书环境的。也有一部分学校没有形成将藏书提供给学生借阅的制度,使学校空有图书,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应该要及时改正。家庭内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购买一些书籍,放到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在闲暇之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
三、给予正确的阅读指导
有个词叫做读书明理。浅显的解释就是说读书就是要明白道理。而实际上,读书是需要技巧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断培养出来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引导:
(一)好书当先
读书能开阔人的视野,但不是所有的书都能让我们有美好的感悟,当今网络小说铺天盖地而来,其中有大师的精品,但也不乏趣味低下的作品出现。
(二)学会思考
读书不思考,泛泛而过,显然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学而不思则罔。阅读也是一种学习,也是如此,这其间的内容必须在深深地感悟之后才能领会出来。如我们读了坐井观天的故事,仅仅让学生知道故事的内容是不够的,要让孩子进一步思考,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只有深入探究产生的原因,才能通过阅读得到启示。
(三)读与说和写结合
古人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不是单纯的阅读,要和说话、习作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读了文章,就要说一说,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复述;说说自己的思考,这是联想。同时也可以写一写,写是阅读的延伸,写感悟、写心得,甚至续写故事,都是思维的一种训练,是思维的成长过程。
(四)纠正不良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同样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形开,例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读书姿势不端正,出声阅读,用手指着读、边读边玩等等。这些不良的读书习惯都是不可取的。一但形成必然很难得以纠正。因此,教师及学生家长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及早地发现孩子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及时地帮助纠正。
总而言之,阅读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极其重要,我们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加以引导,使更多的孩子形成好的阅读兴趣,使之在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