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艰苦奋斗书写辉煌成就
——国防科技工业70 年回顾与展望

2019-11-27袁臻睿

国防科技工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袁臻睿 陶 春/ 文

70 年砥砺奋进,70 年春华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防科技工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0 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防科技工业70 年的历史是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和弘扬军工优秀传统

历经革命战争淬炼、社会主义建设考验和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核心领导力量,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得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防科技工业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不论是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还是改革开放后实行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无论是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还是努力适应新军事革命,积极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国防科技工业始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国防科技工业着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充分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有限资源重点突破,引领带动和加速提升我国的国防科技综合实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军工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历史性发展,武器装备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军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防科技工业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也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探月精神等为代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自觉形成了党的事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幸福至上的价值观。邓稼先、钱学森、于敏、孙家栋、吴大观、叶培建等一批又一批的典型模范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军工精神,引领与感召着无数军工人为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奉献力量。广大军工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践行着“把一切献给党”初心使命,在艰苦中锻打了坚强的筋骨,用顽强的意志与聪明才智唱响了一曲曲气势恢宏的时代乐章,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永远地留在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史册中。

国防科技工业70 年的历史是始终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扭住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继续抓好基础研究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持续发展增强后劲。要紧贴实战、服务部队,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要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整体合力。

70 年来,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下,国防科技工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步建成独立自主、专业齐全、配套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为推进国防军队现代化、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是这样记录的:1960 年4 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 年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10 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 年6 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 年4 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短短十余年,“两弹一星”从构想变为现实,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中创造的非凡奇迹,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如果七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坚持走多研制、少生产、少而精的发展道路,重视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努力搞好技术储备。这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国防科研尖端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新突破。国防科技工业开始进入整体跃升、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武器装备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装备体系向高新技术为主转变,极大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以第二代装备为主体、第三代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型武器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体系,为“能打仗、打胜仗”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极大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形成三代武器装备自主供给能力、四代武器装备研发能力和下一代武器装备探索发展能力。

重大科技工程实施取得新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牵头或参与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时代标志。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高分三号、四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新一代大中型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初样研制顺利开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亚太地区米级、国内亚米级精度服务覆盖。大型运输机实现自主发展零的突破。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首艘国产航母成功下水。全面掌握“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新一代自主铀浓缩专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F3 国产核燃料组件实现进口替代。

国防科技基础创新实现新突破,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为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70 年来,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先进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在量子信息、太赫兹、微机电、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掌握一批新技术、新机理和新方法。数字化三维设计、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等先进设计技术广泛应用,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柔性加工等先进制造模式向纵深拓展,试验验证技术向综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日益完善。70 年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主体力量、资源布局、政策制度更加多元完备、开放共享,初步形成以总体设计、总装总成、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为龙头、以关键系统和设备专业化研制为支撑、以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技术双向支撑转化。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和非传统安全等重点领域,攻克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一大批军工特色高技术产品。

国防科技工业70 年的历史是不断开创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富国与强军的中国梦,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迎来了新一轮改革:明确提出了将国防科技工业融入国家经济社会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推动科研生产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内部配套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转变;依托国民经济构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深化军工企业改革改制,强化军工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等。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国防科技工业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国家战略,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依托,重点聚焦首责主业、瓶颈短板、创新生态建设、深化改革等发力点,坚持提能力、固根基、激活力、建体系、破难题,加快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步伐。

强国必须强国防,强军必须强军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离不开世界一流的国防科技工业,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国防科技实力作支撑。面向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优化协同创新环境,不断夯实自主可控和长远发展基础,努力把国防科技工业打造成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和高端创新人才高地,有力保障武器装备建设和重大工程实施,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引领我国整体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防科技工业要从新中国70 年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