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研究
——以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例*
2019-11-27董红梅
董红梅
(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1 引言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将科学知识、教育融入到休闲旅游中,让人们在享受休闲乐趣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
地质科普旅游作为科普旅游的专项,是通过开发具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资源,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相关地学知识[1]。
地质公园是重要的地质科普教育场所,其建设规模与旅游发展均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9-01-21 中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39 处,国家地质公园213 处,2015—2017年共接待游客16.2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 926 亿元。
科普教育既是地质公园创建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主要目的。事实上,很多地质公园的科普活动与管理严重落后于旅游活动,除了受“重旅游、轻科普”的观念影响外[2],还与科学普及活动无法贯穿于旅游活动中密切相关。
因此,将地质科普与旅游活动相融合已成为当前地质公园开发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关于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尚无达成统一,但是既有的认识,无论是主张科普活动与游客参与一体化[3],在游玩的同时了解相关地学知识[1],集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4],还是强调寓教于游[5],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的观点[6-7],本质上都认为科普旅游(包括地质科普旅游)是科普活动与旅游相融合的产物。尽管国内关于地质科普旅游研究的文献较多[6],并集中于地质科普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8-10]、地质科普旅游线路[11]、地质科普旅游评价[12]、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模式[13-14]、解说[15-16]和游客感知[17-18]等,国外学者对于地质公园旅游研究侧重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19-20],仅有少量学者对 科普旅游进行了评价,如 ŚWIERKOSZ 等[21]研究了波兰穆斯卡地质公园中地质教育与地质保护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性,ZANGMO 等[22]基于地质旅游与教育目的对巴门达火山地质遗迹进行评价,RUBAN[23]对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科普重要性进行了阐述,MIKHAILENKO 和RUBAN[24]对世界地质遗产的地质教育与地质旅游的关系进行讨论,但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研究缺乏,使得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无的放矢,导致其科普教育成效甚微。
因此,开展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开发与评价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土资源部提出的科普、解说的标准与要求,提出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主要内容,构建二者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标准,并以西安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例,通过评价其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现状,期望对破解其科普旅游发展困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翠华山山崩景观地质公园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 安城南30 km 处的秦岭北麓,面积32 km2,因山崩形成的特殊地貌类型全、保存完整、规模巨大、旅游价值高,国内独有、世界罕见[22],吴成基等[25]将其而被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2002年被评为4A 级旅游景区。2006年翠华山地质博物馆建成开馆,通过沙盘、展柜、展台、展板的形式向游客介绍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地质遗迹类型和自然景观特色,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翠华山独特的山崩景观和以山崩景观为依托的动植物、天气、水文、历史等内容,也是一座微缩的山崩博物馆。2009年成为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
目前它已形成了天池山崩科普娱乐区、翳芳湲 生态休闲观光区、甘湫池森林健身区等三大功能区,建立了翠华山山门—天池—崩塌石海—风洞—冰洞—甘湫池—终南之巅的山崩奇观科普旅游的精华线路,每年吸引30 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是中国较早开展地质旅游开发的园区与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2 研究方法
由于没有现成的地质公园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的研究成果可供借鉴与应用发展,所以,在选取地质公园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时,主要运用理论分析法、频度法,遵循易操作性和全面性原则,以保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可行性。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①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的阐释,是全面认识它们的基础,可为提炼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②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6〕83 号)《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其中,有关科普教育的形式、科普设施、解说系统的建设标准与技术规范,对于构建科普与旅游融合的形式、方式、手段与特征要求等的评价具有重要参与价值。 ③现有的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评价、地质科普旅游评价等研究成果。
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国外关于科普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以补充与完善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
3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
3.1.1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内容指标
3.1.1.1 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地质知识的旅游利用
不同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做了界定,但都提出了科普知识或科学文化内涵[3-5]、地学知识[26],并指出旅游资源是基础或依托,由此可知科普旅游开发的基础是旅游资源及其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因此,在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上,涉及地质遗迹资源的两个方面指标:地质遗迹类型的旅游利用情况,类型越多,科普旅游的主题越丰富,如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案的7 个大类56 个亚类,可以策划7 大主题、56 个亚主题的地质科普旅游;地质遗迹所蕴含的地学知识的旅游利用情况,但是因地质遗迹类型多,所含的具体地学知识非常复杂,为便于评价,这里将地学知识分为描述性知识(侧重于告诉人们是什么,是浅层的)、解释性知识(向人们说明为什么,属于深层的)和推演性知识(侧重于怎么样的知识,会影响人们的环境观、价值观)三类,关注地质遗迹的这三方面知识在旅游中的应用情况。
3.1.1.2 旅游活动要素(设施)、旅游产品与地质科普的融合
许多学者不仅在科普旅游或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中,提出了要在旅游过程中受教育[4],在旅游产品设计或旅游活动开展中体现科学文化内涵[8],以旅游活动为载体[7-8]等观点,而且在地质科普旅游发展、评价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地质公园产品设计要体现其科学内涵,突出其特色;公园内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场所、娱乐场所、景区内交通工具等的设计,要能体现地质科普旅游特色,蕴涵地学文化,创造出浓郁的地质科普旅游氛围[8,26],如开发科普展教品、科普旅游纪念物、设置科普休闲中心,开展科普艺术表演等,设计登山探险旅游活动、科普家庭游等[6]。实质上,他们从理论上指出了科普教育与旅游的结合点,即旅游活动要素、旅游产品或项目。
实践中,中国有些地质公园已将地质科普有效地融入一些旅游活动要素,如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创立的地质酒店,开发的地质美食;五大连池地质公园制作创制的火山主题旅游商品、娱乐项目等。
由于旅游要素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厕等构成,其相应设施分别为酒店、交通设施、旅游景区、购物中心或商店、娱乐中心、厕所等,因此其与地质科普的有机整合,可形成地质主题餐厅与美食、地质主题酒店/客栈、地质主题旅游产品、地质文化创意购物场所、地质文化创意商品、地质主题娱乐活动、地质主题厕所和地质主题交通等具有地质特色的旅游活动与设施。同时,“游”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商、养、学、闲、情、奇等不同功能的旅游产品类型构成,与地质科普相组合可开发地质审美体验旅游、地质遗迹展览旅游、地质养生健体、地质研学旅行、地质科学考察、地质休闲、地质寻奇探险等多种旅游产品形式。以此形成具有浓郁“地质”氛围的旅游活动以及服务设施、旅游产品。
因此,要研究旅游中如何贯穿地质科普,重点考察地质科普融入旅游的六大要素或设施、六类旅游产品的情况。
3.1.2 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形式
关于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形式,需要分别从地质景观、地质知识以及地质科普设施等方面来考虑。
首先,由于地质知识是地质科普的核心,所以对于其与旅游的融合方式,不仅有《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提出的如解说(标牌解说、人员解说、电子解说(音频))、展览(地质博物馆)、影片/视频(如科普影视作品)、出版物(科学导游图与导览手册、系列科普读物、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制品等),还有声光电演示、参与互动游戏等形式。
其次,关于地质景观,虽然不直接传达地质科学知识,但其本身的传播可以激发游客对地质科普的兴趣,因而应该注重其融入旅游活动或设施的方式。根据当前国内地质公园景区和国外国家公园的调查,可以发现其呈现方式有图片、微缩景观、景观造型的实物、当地岩石材料制作的实物等。 最后,在地质科普设施方面,目前《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规定在综合服务区进行地质广场、地质博物馆、科普影视厅、标牌解说设施等的建设,可事实上,它们绝大多数与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中心相互独立,不利于游客的使用选择。
因此,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公园对科普教育中心的建设经验,将其与游客服务中心或购物场所一体化,标牌解说系统的设置不只在景观游览点,而是在公园内游客聚集地如休息场所、入口等候处等均会看到。因此,为了评价地质科普设施与旅游的融合,重点是考察地质博物馆、标牌解说设施与园内旅游服务设施的关系是相互独立,还是空间一体化,还是空间布局一体,功能完全融合。
3.1.3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渠道
地质公园科普教育旅游主要在现场,但是线上渠道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当今人们搜集、获取信息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况且网上的科普教育资源与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感兴趣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与学习,所以地质公园科普教育与旅游融合的渠道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科普旅游发展。况且《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明确说明线上地质公园及其科普内容要跟进线下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
3.1.4 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特征要求
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要避免科普教育的专业性、深奥性、枯燥性[6],而要突出旅游所具有的趣味性、愉悦性,使科普活动易接受、理解、参与(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
在地质知识与旅游的融合方面,《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要求通俗易懂、科学准确。
综上所述,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包括融合内容、融合形式、融合渠道、融合特征等方面,具体的二级指标和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指标
3.2 指标赋分标准
关于各评价指标的赋分标准,以中国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不同指标的要求与表现,建立不同档次的评价标准并予以赋分,如表2所示,暂不考虑权重。
3.3 评价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各指标的评价标准与赋分,可知地质公园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值在11~42 分,将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按照其0.80 及以上,0.60~0.79,0.40~0.59,0.39 以下分别为优秀、良、中、差,划分为4 个区段,再加上最低的11 分,即可将二者融合的评价等级划分为4 级:①得分值域36~42 分,很强;②得分值域30~35 分,较强;③得分值域23~29 分,一般;④得分值域11~22 分,较低。
4 结果与分析
4.1 融合现状
根据调查翠华山地质公园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现状,其主要融合情况统计如表3所示,可以发现其学习教育类旅游产品比较全面地实现与地质科普相整合,形成了山崩奇观精华游、地学科普一日游以及地学实习游、教学实习等,博物馆、景观点及其解说设施是重要的学习点;养生类、休闲类、探险类旅游产品开辟有山崩探险线、登山健身线、休闲登山线,但与地质科普的整合则较弱,只将部分山崩景观贯穿于旅游中;而商务类、情感类旅游产品则没有,更谈不上与地质科普的组合。在旅游的六大活动要素方面,除了游,唯有购物方面开发了带有地质公园标志的U 盘、世界地质公园山珍特产,其他均无与科普融合。在设施融合方面,博物馆与游客服务中心实现空间一体化,有利于游客的选择使用,但解说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休憩设施、卫生设施(厕所)的融合性较差。
4.2 融合评价
根据上述建立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与赋分方法,对翠华山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情况进行评价,如表4所示,总得分为28 分,由评价等级可知翠华山地质科普贯穿于旅游的情况一般,属于融合性较弱的地质公园,基本符合园内地质氛围不突出、游客对其地质科学含义的感知地位低的现状。从评价表可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质遗迹的旅游化利用不充分;旅游六大要素及相应设施与科普的融合性较差;旅游产品与科普融合的产品类型看似较多,但探险、休闲、健身类产品中的地质科普活动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独特造型的地质景观的旅游应用不足;地质科普旅游产品的趣味性、愉悦性不佳等。可见,翠华山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仍有巨大的空间与发展潜力,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
表3 翠华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情况统计
表4 翠华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表
5 结果讨论
利用学者们关于科普旅游、地质科普旅游研究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提出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发展的关键或本质是地质科普与旅游的融合,并据此初步构建了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的指标与标准,一方面,由于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非常复杂,其科普旅游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均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从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视角入手,初步尝试客观评判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旅游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能引起地质公园开发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学界关注科普教育与旅游的融合研究。但是,本探索性研究强调客观,但仍比较粗浅,未来研究不仅需要继续对初步构建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细化、改进与完善,还需将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条件和融合效果等作为重要指标,以建立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水平与地质公园游客的体验价值感知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6 结论
地质科普有效融入旅游是提高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和地质科学含义的重要途径。根据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内涵、内容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理论分析法,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的实际,构建了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融合内容,融合方式、融合渠道、融合特征要求等四个方面共11 个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赋分标准与评价等级。
通过初步建立地质元素与旅游融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希望能对中国地质公园景区地质科普融入旅游情况进行评价,以指导其深入开发。
以翠华山地质公园为例,对建立的地质科普与旅游融合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为融合为一般,基本符合其地质科普旅游发展现状,但也表明翠华山科普旅游开发仍有较大的改进与完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