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多维教学模式运用*
——以专业基础课“管理学”为例

2019-11-27任方旭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4期
关键词:管理学环节案例

任方旭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一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管理学”课程旨在通过对管理与组织、管理者、管理过程、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要点的介绍,让学习者了解组织和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实质和有效管理的基本要领,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养、管理能力、多元思维,为其将来做好本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及创立组织和成为管理者打下基础。

在“管理学”教学模式上,多数教师仍然受到一元化教学思想的影响,体现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主体单一、教学评价单一等各个方面。这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较为常见,且在现在的绝大多数课程教学中仍保留着这样的模式。虽然当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大量运用,增加了学生的视觉接受度,但本质上仍没有改变“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给该课程教学带来较多的问题。

(一)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管理学”教学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并逐渐普及了多媒体手段,但由于课程很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任课教师一旦讲解速度过快或教学方式单一,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加之,该课程又具有极大的实践性,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认可度不高。

(二)案例、习题、练习等教学环节明显不足

一般高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时间为3 学分45 学时,由于课程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丰富,在课堂教学中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在案例教学、习题、练习等教学环节方面的讲述不够,可能会使得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练习不多,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足。

(三)教学内容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管理学”课程在各高校开设的专业多,教学团队较大。但这么多年来,管理学教材的主题内容框架基本没有改变,由于时间限制,多位教师团队成员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核心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而对一些其他非核心内容则按照个人喜好进行选讲,这使得不同的任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甚至有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四)平时成绩的依据没有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学”课程考核方面采用了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另外,该课程在各管理类专业开设,需要考核的学生数量很大,任课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日常考核较为困难,这也使得课程的过程性考核难以把握,平时成绩很多情况下缺少给分依据,没能反映出学生在课上的学习跟进情况以及课下的学习投入情况。

这种以期末考试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使得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考试,而忽视了课程的日常学习和理解运用,这所导致的学生“重期末考试、轻日常学习”“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与管理类专业所要追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因此,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改进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等势在必行。

二 “管理学”多维教学模式的引入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过程、内容、环节、手段、评价等方面过于强调一种固有模式,希望通过课堂上的“教和学”来实现教学的多重效果,这与受益主体多元化需求的现实需要存在差异。可以说,“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和受益主体的多样化现状,决定了其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引入多维的教学模式。

多维教学模式,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设计,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以适应多种教学内容和环节需要的课程管理方式。显然,这种模式不仅在“教”上强调多样化,而且在对受益主体的教学效果及考核的“评”上也强调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如当前正在大力建设的慕课教学,就是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出更好的综合效果。

可以看出,多维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替代。当前,更多的学者提出了除教学手段之外教育主体和评价模式的多元化,笔者认为,多角度、多层次考察一门课程的教学运行是正确的,但必须要抓住其中的核心和重点。多维教学模式更应该强调对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评价体系的综合多元化,这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对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借助信息技术和科学的方法将不同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和管理,并在学生评价上采用多个维度,以使得课程教学富有活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且课程的丰富和延伸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实现课程的培养计划和目标。

多维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将传统的“一言堂”模式转变成包括设疑、问答、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多个内容的多维性教学管理,这需要对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加以精心设计,以调动学生在课堂和课下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能够使得理论教学不至于单一或乏味。多维教学强调多角度的教学研讨,不仅强调理论教学的多环节、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还要强调教学主体的互换,既要让学生讲授一些案例剖析、问题答问等内容,又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点评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在实践运用环节,可以在对应理论知识掌握条件下,增加课程案例、小组练习、模拟情景等课下内容的安排,并通过实习实践、课程设计等环节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涵。所以,多维教学模式是一种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多场所、多手段、多环节的教学创新模式,特别适用于运用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包括“管理学”在内的管理类课程都可以加以探索和运用。

三 “管理学”多维教学模式的实践

多维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转变过去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单一模式,通过教学互动、案例教学、问题探讨、小组练习、开放课堂等手段和环节,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应用型较强的管理类课程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管理学”多维教学模式虽有着丰富的内涵,但主要还是包括教学过程的多维化和教学评价的多维化。

(一)教学过程的多维化

1 教学主体的多维化

“管理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必须通过教学的互动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管理学”课程教学主体的多维化就是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练习等环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能够更好地锻炼受益学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会。另外,在讲授某一内容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课堂外的管理主体请入课堂,或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加管理方面的名人讲座,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

2 教学内容的多维化

为了实现“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需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多维化,即在基本理论讲授之外,对应增加案例分析、情景练习、问题讨论等内容,从而彰显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案例分析要求通过典型案例来引导分析者去思考、判断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管理学课程已广泛运用了案例教学。

情景练习是通过设置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演练来实现某一个活动内容,如通过“一位管理者的一天”就可以引导分析出管理者的不同角色,并可体会出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不同技能要求。情景练习通过特定场合的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在自身体验的情况下体会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并通过自身体验来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使旁观者能够针对反映出的问题来加以分析和讨论。最终,在任课教师的启发或讲评下,使学生走出困境,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以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

问题讨论是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来检验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高低,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是提高学生管理素质的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方式,在应用型“管理学”教学中需要大力提倡。

3 教学环节的多维化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多维教学环节强调多样化特征,在理论讲授前可以通过设疑、设问来提出问题,如课程开篇就可以提出“什么是管理?”来引出管理概念的讲解;讲授中可以更多地进行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如在“领导”和“激励”两块内容中,就可以通过身边的案例或情景来加以讨论,如“你是一位民营企业的经理,如何做好员工的领导和激励工作,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课后可以进行课程案例、情景设计、小组练习等来强调理论在实践上的运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由于教学环节的多维化,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一定要设计和分配好教学的时间、进度及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比例,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的时间可以占到教师理论讲授比例的30%以上,并通过与理论内容讲授的结合来穿插进行。小组练习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课下延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又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来共同实现团队的活动目标。任课教师一定要留出必要的时间来进行小组作业的课堂分享,并在结束后进行点评。所以,“管理学”的每一节教学课程都要被划分为多个部分,由单一的教学演变成多维的形式,这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更能提升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从而通过课堂时间的划分和充分利用,来灵活多样的实现教学目标。

4 教学手段的多维化

首先,教学手段的核心方式仍然离不开课堂的理论教学,它是教学活动实现的载体,但必须强调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多维化融合。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的当下,在课程教学课件中有目的地引入动画或影音视频,就能够很好地降低理论教学的抽象化,大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其次,除了课堂教学外,管理学教学手段还包括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这在前文教学环节中已经阐述,需要强调的是,情景模拟更关注一项活动不同主体参与的角色体验,而案例分析更关注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另外,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管理学”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尝试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课上与课下”“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如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大力建设和推广的慕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不足、课程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并能够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基于微信平台的“微助教”,无须下载app,能够实现学生和老师网络课程的快速组建。

(二)教学评价多维化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核心指标,也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价多维化强调借助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结果加以测度,并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多个层面,这要求在评价时,要尽量杜绝传统单一的纸质考试评价,引入实践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平时表现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模式,来体现出学生在管理学学习中效率和效果的综合表现情况。

1 传统纸质评价

多是在课程教学结束时通过试卷、测试或课程论文等纸质形式来进行的制度化考察,是学生学习完课程后的结果测评,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适用的评价手段。纸质评价虽具有正规化特点,但单一的考察测评降低了这种方式的信度和效度,在稳定性和准确度等方面都会存在问题,容易把学生带入“唯考试论”的不良陷阱,很多学校逐渐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

2 过程性评价

传统纸质测试评价往往是在课程完成时所进行的,它缺少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考核,而包括小组案例、问题讨论、学习态度等过程性表现的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小组案例评价或情景教学评价不仅能够考察小组对于案例对象分析的整体状况,还能给出每一位个体的管理素质状况,以反映小组成员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讨论是提高学生管理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任课教师在问题讨论结束后应对学生在此过程中的积极性及问题回答的好坏情况做好标记,做为此项内容的评价依据。

另外,教师在重点内容讲授部分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在学习“决策”部分时,就可以布置“如何做好科学的决策?用自身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有网络课程的学校,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相关测试。这都是发挥学生课下主动性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很客观地对其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包括内容较多,每一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种选择并搭配使用,如笔者在进行“管理学”过程性评价时就综合了小组案例评价、平时作业评价、问题讨论评价、日常考勤评价等多个方面。

3 自我评价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课程掌握情况给出自己的评价,这是评价人自我意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要一环,能够使得学生对自身有个清醒的自我认识,并能够对自身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从而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优势并克服掉自身的缺点。由于缺乏一定的标准,自我评价可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

事实上,自我评价就是要求一个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一些活动或环节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管理学”课程的自我评价要求学生通过该门课程学习的自我反馈,来带动和实现其对整个学习生涯的主动评价和主动计划。

这样,“管理学”课程评价就可以形成以传统纸质评价为主体、以过程性评价为辅助、以自我评价为参考的多维化评价模式。

由于应用型特点,管理类课程面临着较大的教学改革压力。作为一门核心基础课,“管理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必须通过教学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广泛参与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直接影响着各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完成。在以综合素质和管理素质提高为核心目标的前提下,“管理学”教学必须要抛弃过去那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通过多维教学模式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以共同实现参与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管理类课程的多维教学模式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加以精心设计,增加和优化课程教学的各种资源,以达到教学质量的最大化。这种多维模式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能大大提高。

随着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变化,无论从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还是培养模式都需要采取多元的视角来加以改革和创新。因此,在实践上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强调多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沟通协作、独立思考、发展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构建起高等学校应用型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性机制。

猜你喜欢

管理学环节案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浅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