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前置性学习更具实效性
——微课在数学学科前置性学习中的作用
2019-11-27王承节金翠云
1.王承节 2.金翠云
(1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中洲小学,安徽 安庆市246600;2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中洲小学,安徽 安庆市246600)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学资源更具情景化,教学效果效果更明显。将微课恰当地运用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中,能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更加形象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性质、解题思路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体验与数学思考,让前置性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微课能变“抽象”为“形象”丰富学习载体
在以前数学教学中,自学形式比较单一、枯燥,收效甚微,尤其对于部分探究意识较弱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尝试将微课运用到前置性学习中,增加了前置性学习的载体,使得自学形式更丰富,易于学生自学,提高了学生自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制作了一节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观看视频,然后模仿课件动手制作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和长方体,仿照课例完成学习任务单:由六个相同面积正方形围成正方体,分别让学生先计算出正方形一个面的面积和六个面的表面积;由三组(每组两个面积相等、形状相同)不同长方形所围成的长方体,并在每个长方形的边上标出长、宽,再设置相应表格,分别让学生先计算出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和六个面组成的长方体表面积。课堂上当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惊喜地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高于平时的课堂练习,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清晰。可见,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教学中,采取微课与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微课能变“静态”为“动态”,增强学习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与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因此我们教师应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情绪意向,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先制作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把圆分成32等分,画出等分线(直径),沿其中的一条直径对折,剪成两个半圆,再沿半圆的等分线各剪成16个小扇形(留下边缘线不剪开);然后将这些小扇形依次对插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马上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这个周长的一半3.14×5=15.7厘米,也就是πr,宽是圆的半径5厘米,也就是圆的半径r,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圆 = πr2。第二天课堂上当老师在黑板写出今天学习内容是“圆的面积”,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小手纷纷举得高高的,许多同学把自己的探究过程讲的绘声绘色。
将微课与前置性学习相融合,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机会,能极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也曾发现,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学生就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
三、微课能变“有限”为“无限”,优化学习效果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安排前置性学习就能很好地解决各层次学生的自学效果问题,只是前置性学习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来设置。我制作这样的一节微课,利用两个标有相应刻度粗细不同的杯子,分别装有不同体积的水,大杯水的质量是小杯水质量的6倍多5克,大杯水有95克,求小杯水的质量;如果大杯水的质量不变,说成大杯水的质量是小杯水质量的7倍少10 克时,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通过观看微视频,设小杯水的质量为未知量,经过动态演变,即6小杯水加5克等于大杯的质量,或者7小杯水减少10克等于大杯水的质量。这样通过假设转化成为一个未知量,正是解方程的一个重要思路。然后继续讲解具体的方法,明确解方程的关键是设未知量找等量关系。微课生动、详实的讲解,使得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
四、微课能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例如:求梯形上、下底的实际问题,许多学生对已知梯形面积、高、上(下)底求下(上)底束手无策。我结合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设计一节微课,把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机结合起来,将梯形的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联系起来思考,通过动态转变,学生就会主动的随着视频去探究,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还动手制作了学具,学起来轻松有趣。教师适时进行归纳出巧求梯形上、下底的公式,学生均能掌握。
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在很多时候都设置了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只是大家没有很好的去整合或者思考这个的问题,学习效果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精彩的微课并运用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中,采取适合学生规律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