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圈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创新*
2019-11-27张志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张志行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全民化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浪潮中,受制于城乡等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与个体家庭境遇的千差万别,高校贫困学生不仅数量上日益增多,个体差异上也日趋多元。象牙塔中的贫困学生往往不仅面对客观的生活困境,更背负着主观上的心理重担。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号角,教育部近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针对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顶层设计与积极的思路。
一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的瓶颈
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国高校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自高等教育扩招并逐渐普及成为国民教育开始,贫困学生的思政教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
在学业的层面,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与贫困生自身学科专业的发展契合度不高,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稍显庞统,学生认同度缺乏,呈现供给多、产出少的情况,未能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在贫困生日常生活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形式上偏物质援助的多,实质上重人文关怀的少,表现为对资助积极、对育人冷漠;从家校联结的角度,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闭门自封的多,走出校门深入学生家庭的少,尚未与贫困家庭一道实现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从人际交往的维度,高校针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的渗透不足,未能丰富贫困学生的课余生活,缺少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二 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贫困生圈层视角
综合第一部分的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在贫困生的学业、生活、家庭、交际等四个方面存在桎梏,问题的根源在于进入新时期,面对大量95后甚至是00后的大学生,高校未能及时把握其学习、生活的新特点,未能就他们所处的家庭、所交往的圈层展开深度挖掘。传统意义上认为,高校为在校生在自身学科学习、专业发展上营造出学业圈,由课程体系、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分组与团队构成。而进入新时代,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圈层现象愈发明显,学生个体所处的学业圈,生活圈、亲属圈与交际圈对大学生的影响正日益增强,并与学业圈一起交织成一套复杂的圈层网络,塑造着每一个大学生个体。
区别于学业圈,生活圈是大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起居生活中接触人与事所构成的圈层,宿舍、食堂、超市、活动室构成校内生活圈的核心场景。亲属圈则由来自远方的家庭与近区域亲属编织,大学生往往通过网络、电话与远方的家乡保持联络,并经常去到学校所在县市区划内的近亲属家中度过周末与假日。交际圈,既有校内师生同窗情谊的联结,也有各类网络平台的机缘达成。由此形成的四圈,既构成时代背景下走进高校贫困生大学生活的新视角,也是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切入点与落脚点。
三 四圈细分下的贫困生思政教育创新
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所处学业圈、生活圈、亲属圈、交际圈的视角,细分研判高校贫困生大学生活中的不同圈层,结合各圈层独有的特点与情境,以人本关怀为导向开展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打造学业圈主导、生活圈引导、亲属圈劝导、交际圈督导的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新格局。
1 弘扬学业圈主导,思政教育专业化
学科专业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优良的学业成绩既是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试金石,也是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现实中,高校贫困生有较大比例同时存在学习困难,脱离学生自身专业学习,一味强调纯粹的思政教育并不明智。高校应变革庞统的单一思政课程供给模式,构建专业导向型的思政教育体系,增加思政教育的多层次差别化供给,使思政课程更加专业化。针对贴合不同专业贫困学生进行独立课程设计,引导贫困生将课程与所学专业结合,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效能感与满意度。诸如针对文科类贫困生,可以增加文人典范的高风亮节与铮铮傲骨相关的事迹介绍;而理工科类贫困生的课程,则可以纳入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之心及报国之志;理论型专业可以强化坚持不懈的学术钻研品格;而应用型专业则可以强调职业道德与匠心养成。在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的专业适应性与专业化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可以结合智慧校园的建设,开设契合专业特质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课程的推进可借鉴PDCA 循环理论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1];二是要注重贫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做到既能引领思想又能提升技能,增强贫困学生的学业自信;三是深度挖掘贫困生周遭榜样的力量,将人穷志坚的优秀贫困生事迹加以整理汇编,比起晦涩的理论更能引起贫困学生的共鸣。
2 强化生活圈引导,思政教育平民化
生活圈是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大学生活,更多的时间可能是在教室以外,脱离了教师教育的公平与一致,贫困生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正确面对生活水平的宿舍间、同学间差异。发挥生活圈对于贫困学生的引导作用,需要推动思政教育的平民化,使之走下神坛、走出教室,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首先,要充分用贫困生校内常去的关键场所,学生公共平价食堂、设施统一的宿舍、图书馆、自修教室在所有学生面前,不具备显著的差异,在此开展各式倡勤崇俭、旧物利用、读书、课外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贫困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生活本身与自我提升上去,从而淡化经济条件差异给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充分调动社会支持体系的力量,为贫困学生提供生活支持与服务。大力开拓就创业与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学生社会服务与兼职渠道,切实济困、扶志、强能[2],鼓励贫困学生自食其力,为社会与他人做贡献。再次,生活圈思政教育平民化需要结合学校特色突出人文关怀。如广西河池学院以当地特色的茶道精神开展贫困学子思政教育,用茶之“静”“清”“和”“怡”“真”,引导贫困生明己、正己、律己、悦己、待己[3],收获良好效果。最后,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建立各专业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网络,健全心理危机应急干预机制。
3 重视亲属圈劝导,思政教育双线化
亲属圈是贫困学生处理情绪问题的避风港,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黏合剂,对于调和贫困生学习、交往、生活中产生的困惑具有积极意义。有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在遇到自我无法解决问题时,优先想到是谋求亲友的帮助而非学校。因此,亲属圈在贫困生思政教育中的劝导作用不容忽视,其效能的发挥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文化层次、亲子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而这些因素,往往正是贫困生家庭的欠缺之处。基于上述问题,思政教育的双线化势在必行。双线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亲属圈思政教育的双线化,针对在校生亲属圈往往由来自远方的家庭与近区域亲属组成的现状,高校应保持与贫困生的远乡和近亲的双线沟通。二是资助工作的双线化,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应仅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援助,更要体现对贫困生家庭的关爱与扶植。高校应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立足贫困生家庭的层面,深度掌握其亲属圈情况,开创以家庭带动个体的思政教育新局面。
4 促进交际圈督导,思政教育多元化
交际圈在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督导作用,体现在创新传统思政基地与开拓网络思政阵地两个方面。传统的交际圈,主要由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同舍关系、群团关系等构成。高校在做好课堂、班级常规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切实发挥好学生宿舍、兴趣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在贫困生的精准认定与教育帮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贫困生第二课堂生活的主体感与效能感[5],使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浪潮下,高校贫困生的交际圈在各类新兴网络社交媒介中日益扩容,一些不良交友平台鱼龙混杂,容易诱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妨碍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成。在此背景下,构建贫困生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刻不容缓。一是要多维度构建网络思政平台,综合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圈、QQ 墙、融媒体、易班、校园手机APP 等进行渗透,以此来增强贫困生的认同感,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优势,规避面对面辅导的羞涩与尴尬,创设更利于贫困生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景,在无形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三是探索网络与日常思政教育的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将网络上掌握的最新情况与动态转化为现实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做到思政育人的“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