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助推辽宁经济再发展研究*

2019-11-27王建聪宋丽萍辽宁警察学院辽东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经济

王建聪 宋丽萍 ( 辽宁警察学院; 辽东学院)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其一方面核心内涵是“供给侧”,另一方面核心内涵则是“调结构”。结构性调整的核心之一在于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西方经济学中对于生产要素理论形成了几个学派,从配第的“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开始,劳动(人力)与土地(资源)就被认为是生产的要素,这两大要素在后面发展的“三元论”“四元论”中也都被保留了下来。如果说自然资源禀赋对于地区来说是既有的,无法改变的,而劳动结构则是可以进行调整和优化的。劳动体现在今天已经不单单是体力劳动,智力劳动显得尤为重要。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于货币政策主要从总量调整角度出发,财政政策主要从结构调整角度出发。财政调整劳动要素结构,主要着力点是教育,因为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处于要素调整源头的战略地位。具体说,一方面,劳动要素的结构本质上是劳动者技能的分布结构,而技能的划分主要取决于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了各式各类的人才,进而为拉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对于区域来说,地方高等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出人才的主要渠道,是让人才在未来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最后一道工序,按照经济发展需要把高校发展方向调整到合理的方向上,是调整劳动要素结构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科技创新,而这种创新高度依赖于区域高等教育有针对性的建设,可以说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是牵引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 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1 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人才培育平台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劳动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需要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支持,这些人应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力技术,在科学上有所发明,在生产上有所创新,具备将科技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而区域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能够增强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不断提高知识性劳动者比例,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结构动态变化,必然导致区域产业结构随之合理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产生结构性流动,但这种流动需要劳动者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来保障,这就需要高等教育来搭建平台实施对劳动者进行回炉加强,以确保区域社会成员合理流动和职业转移。

2 政府通过地方高等教育实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

改进地方高等教育是政府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一直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采取一系列政策对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的同时,忽略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实际上,及时根据经济建设规划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能够更好地未雨绸缪,在经济转型成熟后,相应的人才队伍也基本建立起来,可以迅速投入到新的行业领域中,避免设备等人才的困境,极大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的效率。

3 地方高等教育推动当地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是当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和区位优势,因此找到并不断发扬自身特色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作为前沿知识密集的高等院校是创新孵化科技成果的主要基地,并且坐落于区域内的高校更加贴近当地社会,更能准确把握当地经济发展的走向和需求,因而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合适的创新成果,随之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4 地方高等教育可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长,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以当前广泛推行的大学城为例,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大学城建设相对成熟,多家高校的调整、集中,进一步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仪器设备、交通、文化、娱乐、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2018年2月份召开的辽宁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近一阶段的工作要点之一就是部分高校的合并重组,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高校设施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可估量。

5 打造优质高等院校能吸引人才进而反哺地方

品牌效应强的高校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吸引生源,培养优质人才的基数和层次都相对较高,这些生源培养毕业后就业选择主要三个方向:高校当地、一线大城市、返回原籍。随着各个地区抢夺人才愈演愈烈,从全国看,东北地区应届毕业生去往南方的占比逐年提高;从辽宁省内看,2016年省内就业的毕业生2/3 集中在沈阳、大连,其余12 个市只占1/3。这其中有城市经济形势的原因,但也有高校当地政府的先手优势,这些留在当地的毕业生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对经济建设的作用不能忽视。

二 辽宁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建设,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就是高等教育要培养人才的方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使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盲目扩张的问题,办学趋同化特性越来越突出,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根本职能不明显。

(一)市场契合度不高

目前,辽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存在同样的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低,而同时用人单位方面却苦恼招不到人才,这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错位造成的。

1 专业设置对市场调研不够

地方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预测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吸引生源,跟风开设时下流行的热门专业,一些市场需求不多的专业没有果断的限招或取消,造成有的专业供不应求,有的专业无人问津。

2 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高校办学自主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高校还是要在国家规定的《专业目录》内统一设置专业,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有严格的审批政策,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校依法调整学科自主设置专业”的规定上刚性有余、韧性不足,导致高校办学自主权并没有完完全全下放到高校手中。

3 职权部门信息互通阻滞

政府设置学科权限在省教育厅,作为政府内部一个部门,与其他部门横向沟通不够,没有了解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在审批学科设置方面更多的依据政策和臆断,这也是高校专业与市场错位的成因之一。

(二)应用性特征不突出

与中直研究型高校不同,地方高校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更应倾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可以快速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而实际上,普通的地方高校毕业生理论上比不了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操作能力又比不过技校毕业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夹缝中。

1 高校评职导向有偏差

高校的评职体系更多的倾向搞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忽视了教学成果能否切实可用,是否为地方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教师将科研与地方经济相融的动力自然不足。

2 教学思想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束缚

没有紧盯行业前沿,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于地方产业发展速度,一本课本通常沿用三五年,有的直接引入研究型大学教材,通用理论讲授过多,技能理论传授不够,学生毕业到企业参加工作需要重新学习。

3 实践能力培养仍然欠缺

还一个是实践环节仍然不够扎实深入,纵然各高校都在重视并且已经进行了实践教学,开展包括技能实操、毕业生实习等等,但实际上与行业需要还有脱节,并不能完全还原工作中真实问题,并且在学生考核评价上实践成绩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占比也比较低。

(三)校企有效互动不够

高校承担的课题,或重视理论或和现实严重脱节,虽然也取得了立项,但是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在一个方向上。目前,地方高校同企业合作建立的技术共享联盟、研发中心数量仍然有限,产学研结合的还不够深入,科技成果转化还没有形成规模,合作多流于形式。

1 高校主动性不强

国家高校教学评价对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要求标准,政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校企之间鲜有定期的问题交流,有合作培养人才的动作,却没有信息反馈,高校对企业的真正需求不掌握。

2 一些企业对地方高校信任度不高

他们更相信名气和品牌,有的企业甚至到外省大学寻求合作,使得本地高校一些实际有实力的专业逐渐萎缩。这需要政府出面牵线搭桥,或是提供一种担保,然而政府在这方面付出的不够,没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对产学研缺乏必要的引导,经费投入自然非常有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专业重复率高,特色不明显

盲目追求大而全,向中央部属高校看齐,纵观我国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专业,大多数都设置了与研究型大学存在明显重合的文科专业或管理类专业,有的甚至设置纯粹的历史、哲学等专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重复度都很高,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学校丧失了自身特色,往往被过多、过于宽泛的学科拖累,没有一个撑起门面的顶尖学科。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考核办法等方面过多借鉴模仿研究型大学,造成了现在教学样样全、样样松的局面。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经济转型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近些年来,辽宁经济大幅度下滑。辽宁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主要支柱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其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辽宁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钢铁、石化等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对辽宁省铁矿、煤炭、石油等原材料的大量消耗上,这种依靠要资源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也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同时,这些主导产业自身存在产能过剩、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之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开、政府环保意识强化,因此对辽宁经济发展贡献有限。全力推开供给侧结构改革,谋求辽宁经济发展的突破,人才资本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1 从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看,求人倍率有所下降

2016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从供求总量看,需求人数同比减少3%,求职人数同比增加1.7%,求人倍率同比下降0.05。主要是由于经济下滑形势和结构调整,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能源、钢铁和传统制造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大部分企业效益降低,其中部分企业出现停产、裁员现象,同时农村求职人员进入人才市场求职者同比增长了15.6%,进而影响了全省就业情况。这些涌入人才市场的求职者普遍年龄较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有限,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交织。

2 从人才技能水平看,各类技能人才依然短缺

辽宁对各类技能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但“技工荒”问题却长期存在。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形势下,具备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仍然具有广阔前景,求人倍率均大于1;与此相对,60%左右的求职者没有任何技能,特别是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能力人才只占求职人员的3%~5%,其求人倍率平均达到1.8 以上。可见辽宁高技能型人才短缺严重,特别是“三高”(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创”(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创优人才)人才将会长期短缺,继续提高求职者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3 从行业人才需求分布看,第三产业需求比重持续增加

随着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全省整体格局趋于稳定,各行业需求人数比重波动幅度相应稳定。2016年三个产业市场需求比重分别为2.47%、32.4%、65.14%,与前一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需求比重下降了0.53 和0.1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69 个百分点。从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看,这种分布仍将保持,新模式、新业态的第三产业就业岗位还有很大挖掘潜力。

4 从产业发展前景看,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辽宁省主导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用工需求比重仍在下滑,就业压力加大。同时,应看到辽宁省制造业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长远发展还蕴含着巨大的活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加上国家正在推进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都将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由此而带来的高技术人才需求还有很大空间。

四 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地方本科院转型发展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是辽宁人才供给的主要渠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以辽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为指导,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再发展助力。

(一)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优势

高校的发展应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做到专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即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产业调整方向,确定自身建设定位,部分专业设置据此要有规划、有计划、有实施方案,并且确实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全面深入调研,摸准人才需求方向

地方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加强高校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高校在申请专业设置前要开展市场调研,深刻了解区域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走向以及新经济生长点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区域和行业的资源优势和人才需求状况,以区域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内技术结构发展的需要为导向,结合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规格和素质要求来提出专业设置。地方政府,主要是教育厅在规划高校专业布局、审批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必须引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判方案可行性,确保地方高校专业发展方向与地区发展目标一致起来,把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2 做到知己知彼,大力培养自身办学特色

特色的才是自己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地方高校建设在找准自身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要打造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形成不可替代性,转型不能转成一样的。要在充分明确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摸清本地区细论证选出可以形成兄弟院校的发展方向,详细论证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发展规划,即便有专业不能避免重合,也要在专业方向和培养模式上推陈出新,增强专业专业性和吸引力。总之,各应用技术大学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找准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大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育的特色,把“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和“人优我专”作为专业设置的目标,提高学校的竞争水平。

3 具备前瞻眼光,保持专业的鲜活度

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但却有迹可循。所以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应是在保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找准大方向,并随时进行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应走在地方建设的前面。要定期了解市场需求、行业前沿技术,保证教授知识与行业发展同步。当然,仅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显然是不够的,在专业设置时还要参照地方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地预测人才需求走势,根据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当下及未来需要,前瞻性的开设一些专业、并适时地调整和修正,力争做到市场专业人才提出需求,高校能够及时提供相应的高端人才支持。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实践相长,校企合作形成合力

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教学模式由理论为主真正转向理论实践相结合,增强高校与以企业为主的多种机构合作,提高高校教学实际效益。

1 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发挥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要求各高校必须掌握最新、最全的信息资源,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合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保证学生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高校有可靠准确的信息来源,依靠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搭建一个信息互通平台。所谓“信息互通平台”就是要求学校与各种能为其提供有效信息的机构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彼此交流信息、对双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探讨,如兄弟院校、信息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学校可以在充分整合各方面信息后得到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这是设立专业、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当前,很多院校已经认识到了行业协会对于学校及时获取行业内的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动态的重要性,但双方的信息交流还不全面、互动程度尚浅,需要进一步加深全面的信息互通。

2 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提高理论转化实践的效率

企业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的招揽主体,企业用工需求基本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风向标。各高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一个是把毕业实习制度搞扎实,不断拓展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丰富顶岗实习内容,不能仅凭一份实习报告定优劣,学生到企业实习要带着课题,实习期间需要完成既定的科目,达到规定的工时,使实习能够成为毕业生进入社会的转化器,这对教师队伍培养同样有现实意义。另一个是校企合作开展科研要与市场“对表”,政府可以有限介入,依据产业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校企合作立项,切实保证科研成果符合地方发展需要,能够转化为经济发展推力。还一个是高校教学建设可以聘请企业专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开设技能讲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订教材、制定培养目标等,进一步加强教学针对性、实用性。另外,与主流制造业合作的高校,在加强信息互通的同时,还应采取开办夜校、岗位轮训等方式,帮助技能落后工作提升技能水平,不仅提高企业技术工人素质,也为下一步产业调整中人力资源流动提供活力。

3 践行产学研融合教育模式

产学研融合是一种教学、生产与研究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即综合利用学校、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单位各具特色与优势的资源和环境,培育优质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产学研融合教育模式主要仍是依托校企合作完成,产学结合上文已作阐述,对于地方高校“研”的关键在于层次和方向的界定,一流研究型大学主要探索理论层面的进步,以及行业技术突破性的革命,地方高校不能盲目跟风,应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前沿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如果有技术革命也应该是在实践中量的积累所产生的质的变化。比如,在制造业中加强技术创新研究,提高“智造”的含金量,如此培养出来的才是地方需要、能够迅速融入技术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1 健全完善教师挂职培训的机制

高校要保证教师实践制度“雷打不动”,全体教师分批次每两年或三年到企业轮训一次,主要了解企业有关岗位的职责、生产线操作细节,以及在实践中发展的新技能、新工艺、新知识等,并与企业共同探讨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个人完善教学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交出的学生是企业需要的。同时,高校应健全完善教师实践考评办法,把教师实践情况作为职务聘任、晋级的重要指标,切实使教师挂职培训机制落到实处。

2 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的转的重要内容,根据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科研人才、应用教学人才和基础教学人才的结构比例大约应为3:5:2,并且占三成的科研人才必须具备一定优势,这样才能保证地方高校突出应用型,保持创新力。面对“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挑战,可以预计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铁式重大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和纳米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高校要采取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安排本校人才到尖端技术企业学习的办法,让科研人才队伍保持技术创新优势,以此引领实践应用教学的优势。

3 让地方高校承担技术培训义务

地方高校作为地区的教育主体,也有带动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提升的责任。政府可提供平台,让教师到地方培训机构短期任职,重点对求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在丰富待业人员技能素质的同时,也使教师充分了解经济建设急需人才,把自身教授的理论沉淀下来,增强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