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2019-11-27施唯一
⦿施唯一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中心应该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成长,这也是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差异化教学的理念,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实现整体性的提高。
一、不同目标,明确差异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整个课堂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才能让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率更高,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而在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确学习的方向,进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通过预设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月光启蒙》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那么就会有部分学生感觉到困难,丧失学习的信心,或者还有一部分学生感觉学习没有挑战性,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设计,具体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能够掌握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并且做到学以致用;2、初步了解关于歌谣的知识,并且初步体会这篇文章的情感,同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3、深入感受作者在母亲所唱的歌谣中感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的深刻情感;4、结合文本内容体会文本内涵,感受文本的主题;5、搜集自己喜欢的歌谣,和老师、同学进行分享。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有很明显的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这样,就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能力。
二、不同激励,关注差异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别,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差异化教学的原因。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让学生们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激励,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让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表现进行分层评价激励,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属于一篇科普文章,整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景色以及海底丰富的物产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然后在课堂交流的环节进行展示。在课堂展示的时候,有的人对文本的内容侃侃而谈,还有的学生仅仅能够结合个别亮点进行展示,而对于不同学生的表现,教师都给予同样的尊重,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能进行中肯的评价,并且提出相应的引导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肯定。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不同课堂表现进行激励评价,这样的差异化评价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及鼓励,让学生们进一步明确提高的方向以及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性提高。
三、不同作业,尊重差异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具特点的个体,这就是差异化教学的必然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而作业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反馈的环节。教师在设计作文的时候,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作业,做到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春联》一课后,教师就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采用了差异化的方法,设计了几种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能够把握的,然后进行完成。例如:教师发动学生利用课外资料以及各种方式搜集整理对联,然后用自己在文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春联的知识。还有一种作业是教师鼓励学生在分析春联的基础上进行春联的自主写作,这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赠给朋友,享受创作的乐趣。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一刀切,而是布置了几种作业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形式给了学生自由,让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内化所学知识,实现了巩固课堂所学的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学生的整体性提高和健康成长。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遵循差异化教学的理念,从目标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等各个环节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