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19-11-27薛建勋
⦿薛建勋
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研究是其第一生产力。通过教学研究工作,可以探讨构建高效课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效果。而在开展教学研究期间,必须要基于充足的“证据”,如教学案例、学生学习情况等等,确保所制定教学改进策略有充足的“证据”数据支持。因此,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与研究价值。
一、搜集证据,奠定教学改进基础
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并非是纸上谈兵或空泛的说教,而是一种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思路改进,确保所得到的教学证据可以成为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学改进方案制定中所需“证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一方面,“证据”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教学感受,或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学生的一些异常表现等,这些均是第一手教学资料。另一方面,“证据”来源于他人的教学活动,如可以通过期刊、教学案件或报刊等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浏览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启发教师自身的思考,有助于及时了解与明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些“证据”可以成为指导小学数学改进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部分数学知识期间,部分数学教师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着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来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但是由于实物展示流程比较繁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效果不太好。在学习“认识时间”部分知识的时候,许多数学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为学生绘制出表盘来让学生识读,这时候学生可能因为硬性地讲解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在学习“条形统计图”部分知识期间,数学教师肯能会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照定义以及应用来为学生讲解该部分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样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等等。上述的这些教学信息均是教师开展教学改进工作所需的具体“证据”,是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保障。
二、分析证据,增强教学引导力度
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效果,还要注意对所获取的各种“证据”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可以明确相应教学问题、缺陷以及不足等的成因,以便通过针对性教学政策制定来解决相应的教学缺陷与不足,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确保所提出教学改进方案应用的适宜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证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充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力求证据分析的全面性和彻底性。
例如,针对上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部分知识学习中实物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正方体或长方体实物展示操作复杂,不同学生的观察角度可能有所不同造成的;针对“认识时间”部分知识学习效果不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没有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单纯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讲解,忽视了他们学习能动性发挥;针对“条形统计图”部分知识学习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是强制性进行概念记忆。通过对上述所获得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不足的成因所在,这可以为制定教学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三、求证证据,分析教学改进效果
在对证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需要针对性提出一些教学改进策略,确保所提出的教学改进策略可以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综合上述对相应教学内容教学期间各种“证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应教学问题以及缺陷主要是忽视了考虑小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一味地要求小学生被动地听讲和记忆,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教学知识,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切实考虑学生学习能动性发挥,科学制定教学改进方案。例如,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部分知识学习,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出正方体和长方体实物,以动画效果来激发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认识时间”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如果可以借助班级课堂上悬挂的时钟,配合着平时上下课的时间来进行讲解,那么可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在“条形统计图”学习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各个年级学生总人数或学习成绩等数据,并相应地制定出条形统计图,借此来强化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教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教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总之,基于证据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教学工作研究思路,在增强教学改进方法设计目的性和计划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改进方法制定中,需要基于证据收集、证据分析和证据求证三个视角,确保有效利用证据来确保教学改进策略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