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 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浅谈小学语文“声、色”课堂的构建
2019-11-27张丽美
张丽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接小学,江苏南通 226300)
引 言
小学语文教材不乏优美篇章,所谓“优美”,不仅仅是字词造句上的美,更表现在声音和色彩上。随着学生美妙的朗读,文章如同一幅画面映入眼帘。饱满的色彩、活灵活现的图画配合着字正腔圆的声音,能够将语文课堂推向美的高潮。可以说,一堂语文课能够牵动着小学生,让他们回味无穷,最终应归结到“色彩”和“声音”上。其实“声音”是可闻之“色彩”,“色彩”亦是可睹之“声音”,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的共同目的是从小学生的眼睛和耳朵进入其心灵,使其更容易理解语文教材的内容[1]。所以,教师要致力于构建小学语文“声、色”课堂,用声音和色彩配合文字去讲解。
一、围绕“声”建立美轮美奂的课堂
“鸦雀无声”的课堂状态已经被淘汰,现代课堂非常注重学生发出个性化而又美妙的声音。而教师在这里是引领“百灵鸟”发出优美声音的“头鸟”。有效地引导可以让学生袒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知道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声音的描绘勾勒出色彩,建立美轮美奂的课堂。可以说,语文课堂的核心力量就是“美”,这在小学课堂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教师在讲课时的声音可以是美的,如同和煦的春风。声音中包含的内容可以是美的,让小学生如痴如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美妙声音的展示,让小学生结合图画进行感受,体悟声音中包含的内容。
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涉及一些篇章,如《孔子游春》《莫泊桑拜师》《三打白骨精》《螳螂捕蝉》《卢沟桥烽火》等,这些文章都具有故事性,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学生在阅读时会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但由于在多数情况下是默读,学生并不能通过声音的变化敏锐地感受到情节的变化。所以,教师要运用声音的感染性将故事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在这里,教师可以身体力行,用自己对故事人物的诠释方式来朗读文章,然后让学生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配合画面,让学生倾听名家的朗诵。
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范读。比如,为了表现感情色彩,教师在朗读时会对某些字词进行感情化地处理。例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其中“偷偷地”“摸”等词充分刻画出了日本人的行进特点,所以在朗读时,我们也应带有偷袭的情感。再如,“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其中的“悄悄地”“进发”这些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守军的机智勇敢,在朗读时应充分地表现出赞扬的色彩。
二、围绕“色”建立光鲜亮丽的课堂
越是形象的,越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这是由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插图。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其不可能将文章所表达的画面内容都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再想象。学生通过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便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更有利于小学生走进文章中感知作者笔下的风景人情色彩。除了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与文章相对应的画面展现出来让学生去欣赏,获得“美”的感受。
对于小学语文篇章来说,不乏包含深刻主题的文章,如《长江之歌》《天游峰的扫路人》等,这些文章本身就暗含着无限的美感,但这种美并不是直接袒露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就如桑塔亚娜所说的:“真理像颗宝石,虽然不应涂抹颜色,却可放在显眼的地方,使其发出更美的光彩。[2]”教师就是要将文章放在醒目之处,让其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以《长江之歌》这首诗歌为例,它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的歌词,其气势雄浑,描绘出了一幅宏伟壮观的长江图,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之情。例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等句,将长江的源头、归处,对沿途的作用,自身的象征意味都表露了出来。但是面对抽象性词语的罗列,小学生的脑海中仍然不知道长江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一谜团的笼罩下,他们渐渐失去对这首诗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对长江的欣赏作为教学基础。在这里,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长江的图片,如雪山、长江三峡等让学生欣赏,也可以播放纪录片《话说长江》。结合色彩、画面,学生更能够体会到诗中长江的形象。
三、围绕“声、色”的转换建立精美绝伦的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由很多线索相互交集碰撞形成的。换言之,课堂教学上并不是单一的以语言或声音、色彩为主,而是集合了这几种,并且不分主次,对应着知识的各个方面。但是,如果胡乱地进行声音、色彩、画面的应用又会显得眼花缭乱,让学生看不出重点。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在结合这些元素的同时还应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运用这种转化的方式让课堂表现得有秩序且丰富多彩。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这篇文章写了“我”登天游峰的见闻及所感,表达了自己对“扫路人”的赞美之情。文章中包含由眼睛观看的“色”,由耳朵听闻的“声”,作者结合并转化这两种元素,注重了对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及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提炼。比如,第一大段(1~2)描绘出了天游峰的险峻。“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常使游客气喘吁吁,望而却步”“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第二大段(3)写“我”看到天游峰的“扫路人”,他的穿着、动作映入眼帘。第三大段(4~12)写“我”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以及对他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的感受。前两大段集中在“眼观”,后一大段主要集中在耳听。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本文,教师可以分两部分进行教学。关于眼观,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武夷山第一峰——天游峰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天游峰的高耸险峻。关于耳听,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扫路人的话,如“不累,不累——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这句,扫路人说得很轻松,教师读的时候也要表现出那种悠闲,以此表现出“扫路人”的乐观开朗。再如,“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句,教师要读得高扬,表现出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结 语
无论是色彩还是声音,都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元素,而这两种元素有时会有秩序地出现在一堂课的某一环节中。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使用好这些元素,并尽可能地将它们结合、转化,共同支撑起一堂精彩绝伦的小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