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叙事中渗透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11-27谭遇芳
谭遇芳
(广东省广州市协和小学,广东广州 51016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后,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无疑是引领各民族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追逐复兴梦的总引擎。同时,它也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是社会公民素养建设的核心,更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1]。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为重要。小学生思维灵活,个性张扬,熟背24个字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践行。因此,我们要了解新时代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需求,让品德教育真正源于学生生活,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我们可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育故事或案例资源,通过教育叙事、分享感悟、增强情感体验等方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与教育中[2]。
一、充分利用班级管理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
班级中会发生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些事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3]。教师应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内容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基础。
要想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友善待人的品质,教师可以利用母亲节、教师节的教育契机,组织开展“老师,您辛苦了”和“感谢您,敬爱的妈妈”主题活动,通过说说心里话、做一份心意卡、我为妈妈分担家务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用心感受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教育,让“诚信友善”深深扎根在每位学生心中。
二、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抓住契机,促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
班级内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见的教育素材、教育情境,甚至突发的矛盾或意外情况,我们要善于捕捉精彩瞬间,抓住教育的契机,利用这些可遇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促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使品德教育产生超越预设的精彩生成。因此,正确处理有效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彰显人格魅力,教育因势利导
当今社会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共同追求,学校德育自然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动力,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这一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需紧跟形势的变化。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与科学管理班级的实现,因此,我们应从各种途径营造民主的氛围,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在构建和谐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民主平等、积极合作,营造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有助于促进师生情感互动。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要善于因势利导,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使学生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有效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如“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心集体、乐于奉献、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等。我们应号召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创设情景,增强体验
教师应有选择地记录教育情景中发生的真实事情,围绕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个有意义的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在故事叙述完毕后,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在对自我的挖掘中获得教育启示,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的深化,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正是在不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感、移情、体验、感化等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面对的困难,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多种模拟残疾人的体验活动,营造了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如单手系红领巾、盲人跨障碍物、以口代手写名字、观看分享各类残疾人坚强生活的励志故事录像等。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到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深深认识到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理解、关爱和帮助。由于学生在活动中有较深的体验,所以他们认识理解、同情敬佩、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情感发展溢于言表。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意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组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社会公德、革命传统、劳动观念和法制安全等方面教育,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磨砺品质、提升素养;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态度,在成功前平等地争取,在竞争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努力中锻炼意志,在失败中收获反思、积累成功的经验……因此,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快乐,还渐渐养成了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逐渐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凝聚并巩固,使学生在活动中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指导学生合理科学购物时,在课堂上,笔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把对学生有意义的资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呈现真实、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自主建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结 语
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对我们有所启发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收集一些教育教学事件,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把教学活动中印象深刻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再对各种材料进行仔细比较、筛选和辨别,从中挖掘值得研究的关键事件。我们可以通过对故事细致入微的描述,深刻阐释教育事件,解析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在教育叙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能提高品德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践行方式,这对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