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英语如何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
2019-11-27何碧筠
何碧筠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广东广州 510800)
引 言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主要用途是沟通、交流。人们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目前,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在日常交际中没有使用英语,而是使用母语,因此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含糊不清。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使用英语交际的需要[1]。在一次六年级单元作文写作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句式单一、内容空洞。作文题目为My favourite festival,很多学生写了 the Spring Festival,其中大部分学生只是从书本课文中摘抄了几个句子,整篇作文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内容。春节对于他们来说有趣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他们只写了课文中提到的打扫卫生、收压岁钱、拜访亲戚朋友,而比这些更有趣的贴春联、放鞭炮、逛花街、舞狮舞龙却少有提及。这是因为书本上没有提及这些内容,语言知识的匮乏限制了他们的表达。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阐释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互相沟通与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这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普及的今天,小学英语应为学生的表达需要而教。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人们经常说,中国人学习英语困难,是因为缺乏语言环境,如果到了外国,不用专门学,自然就会了,这说明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那什么是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呢?笔者认为英语报纸杂志、英语电影、英语课堂便是语言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英语课堂便是语言环境[2]。如何在这40分钟内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开口表达呢?有交际需要才有表达,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交际机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真实、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能让学生产生表达的需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实际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用语言做事的机会。”
例如,在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Unit 3Welcome to my house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操练句型“There is/are+名词+方位介词+其他”,笔者设计了“小小设计师”环节,让学生边摆“房间”和“家具”,边用这一句型介绍自己设计的dream house。家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学生知道家里有几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什么家具和电器,但在生活中这些房间的设计和家具的摆放,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表达、用英语说出自己独特的设计。这一情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断操练句型。
二、适度拓展,为学生表达提供语言知识的支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学生虽然想法丰富,却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其语言知识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当学生想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时,教师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达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例如,在学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Unit 2She is very kind后,学生应能描写人物。但学生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特征的形容词很少,只有 small, big, long, short, tall等。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He has a round face. He has big eyes and small mouth.这样的写作根本没有人物特征可言,不是学生不想表达,而是其语言知识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表达,对于学生已知的描述如明亮的眼睛、鹅蛋脸、国字脸、马尾辫等,他们却不会用英文表达,这时教师就应适度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单词,如 bright eyes, oval face, square face, ponytail等,以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儿童是多么渴望了解一些周围的事物,如果学校不能给予响应,那将会对他们欠下一笔多么大的无法偿还的债务啊!”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义务把学生想知道的知识告诉他们,以满足他们的表达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懂得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三、使用连接词,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连贯性
连接词在英语中非常重要,没有连接词,文章句子和句子之间便会缺乏衔接性,整篇文章只是句子的简单拼凑。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连词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完全可以记住、理解其意思,并将其运用到表达中。如表示并列的and;表示转折的but;表示因果的because, so;表示列举的 like, such as;表示时间的 then, after;表示顺序的 f i rst,second;表示也、此外的also, either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表达时有意识地使用连词,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表达得更连贯,而不是句子的简单拼凑。例如,学生在描写喜欢的动物时,可以用上and, also和but等连接词,如She has two big eyes and a black nose. She also has white hair, but her feet are black.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描述,但使用连接词后文章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再如,学生描述My daily routine时,可以用上 then, after that, next, before 等连接词,如 I go 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Then I have breakfast at school. Our class begin at half past eight. And I have three classes in the morning,two in the afternoon. After that,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如果不使用连接词,文章将会变成意思毫不相干的几个句子。因此,笔者认为连接词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应在日常交际中引导学生使用。
四、用不同句子表达同一个含义,为学生的表达提供多种表达方式
句型单一常常是学生写作的一大弊端,这样的文章呆板、缺乏神韵,即使是没有语法错误也得不到满分。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同一个含义,以体现英语表达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Unit 5Have a good time in Hainan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乘坐飞机出行,如 I will go to Hainan by plane. I will go to Hainan by air. I will fl y to Hainan. I will take a plane to Hainan.让学生知道表达同一个含义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句子,这样学生的表达才具有灵活性。
五、多用why向学生提问,为学生的表达提供思考空间
Why是疑问副词,当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思考、归纳整理信息才能回答时,学生不能简单地用Yes/No来回答,也不能直接得出答案,因为答案很多时候不是唯一的,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和深层思维,加工信息、组织语言才能回答出来。回答Why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便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例如,在新授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We can save the animal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Why are these animals in danger? Why their homes are disappearing? Why do the people kill them?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厘清文章结构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 语
运用语言是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语言,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不要为教而教,要为用而教,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让学生真正做到说英语,用英语了解世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