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9-11-27王艳青

名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王艳青

(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科技园小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是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1]。科学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科学素养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文化积累,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本文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以下研究。

一、开展问题式教学,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 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从语文教材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2]。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不起兴趣。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针对课堂问题进行思考,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问题萦绕在阅读课堂中,让学生的思维充分融入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的发散,这对于其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科技类文章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技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完善科学思维体系。教师通过在文章材料中深入挖掘科学教育因素,为学生设置有关科技的问题,促使学生的科学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真理诞生于100 个问号》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文中事例,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掌握作者写作特点。在为学生初步梳理课文基本内容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问题:文中第三自然段所说的“问号”具体是指什么?由“问号”发现了什么样的“真理”?从“问号”到“真理”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学习小组讨论,得出“问号”是指洗澡水的旋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真理”是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真理”是通过反复研究所得出的。通过为学生创设课堂问题,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真理的产生及条件,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有效为学生渗透科学素养教育。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激发学生探究科 学的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知”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手段,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入情入景地感受课本所描写的内容,通过播放视频和演示动态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热情。

例如,在讲《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节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品读文章中伽利略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17 世纪科学家伽利略的画像,并为学生讲述了伽利略一生的辉煌成就,在课后为学生播放《伽利略之谜》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伽利略的探索精神。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展现生动、立体的视频片段,能够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这种精神所感染,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凭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4]。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他们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主动学习课外科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科学类书籍,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增强科学常识。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指导。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节课时,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航天旅行中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原因,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及探索欲望。在完成教学后,为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科学家的故事》《世界自然之谜》等课外读物,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知识的补充,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归纳、概括和提炼文中信息,分析字、词、句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科学性的阅读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例如,在讲《飞向蓝天的恐龙》这节课时,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句是“在中生代时期,一只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为了让学生理解“一只”在语言表达中的准确性,笔者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反复阅读咀嚼,进行合理、有序的分工,安排学生在课下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对比研读,深入品味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与说明文的科学性。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结 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以来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更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体系的完善[6]。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究和挖掘各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加大科学素养教育力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完善的人格,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饮料瓶中的云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