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2019-11-27廖丽红
廖丽红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前言
长久以来,因被应试教育这一封建理念荼毒,使得人们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教学,不顾学生意愿强行灌输知识,未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相应关注,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对学生语文素质加以培养,让其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其具备适宜的学习方式提供帮助,让其具有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并逐步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活经验,能处理相应问题,从而增强其学习热情,推动其全面发展。
1.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1 能脱离应试教育这一封建理念的不良影响。因被应试教育这一封建理念影响,使得学习成绩成为了量度小学生优劣的唯一指标,并相应导致学校、教师将重心置于学生成绩的提升上,未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予相应关注。伴同新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体制已然难以契合社会对人才、对学生素质培养所提出的需求,一味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综合能力的发展,势必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构成影响。而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质加以培养,可带动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一同发展,能脱离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其全面发展。
1.2 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新时代,教育的宗旨即传承人类文明、解放人类思想,确保人的综合素质得以发展。就语文素质而言,其包罗万象,包含了人类得以存活、发展的语言价值获取能力及语文知识。人们的生存、发展均需以语文素质为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需依靠语文素质。这也就表明,语文素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具备显著效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极为深远的影响。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标准
2.1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变革以往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应将学生看作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公,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存在,必须确保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2 需注重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具备显著效用,故语文教学需注重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其语文素质加以培养,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语文知识,为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3 契合学生实际生活。语文知识取自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故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契合学生实际生活,扩张其视野,并填充相应课外知识,为学生具备富足的生活经验提供帮助,让其更好的适应生活,具备独立思考、创造的能力。
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3.1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伴同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变革老旧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教师需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足够尊重,有效发掘其求知欲,以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并经由语文教学让其更好的适应生活、学会做人。
切实开展教学工作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与教学内容衔接,为学生构建适宜的问题情境,经由此对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予以引导,让其领略文本的宗旨及作者情感,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与自身生活经验结合,领略中心思想。此学习方式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自主参与探究活动。
3.2 变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心即为学生养成较好的语言表达及学习能力提供帮助。教师教学具体可从如下几点着手:细致讲述语言知识;有效研读课文,对学生领略作者思想予以帮助;给学生听说读写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同时,实际教学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大胆创新,变革教学方式,以新课标为基础,对文章内容予以分析,体现文章蕴含的优秀文化,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
3.3 贴近生活,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予以帮助。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相关联。具体如下:鼓舞学生自主观看社会新闻,了解时事;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义务劳动;对学生观察周边的一切予以帮助,以让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较好的生活经验。
3.4 构建游戏情境。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需构建游戏情境,于较好的兴趣影响下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加以培养。教师应与学生有效交流,明确其身心发展特性,依照其兴趣喜好设计游戏教学项目,并结合教学目标,构建游戏情境,引入学科知识,以吸引学生参与。同时,教师可融入某些热播动画故事,对课本内容予以填充,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4.结束语
此次研究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给予相应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