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2019-11-27张桂霞
张桂霞
贵州省德江县共和镇中心完小 贵州 德江 565200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创设情境、电教手段、巧设问题、开展比赛等。如我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我带着低沉的语调说:“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和我们的年龄相仿,他的生活与我们的有何不同呢?赶快找找,当然找得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这样通过阅读对比,同学们发现凡卡的生活十分悲惨。趁机我再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去听听他的声音,去听听他的呼唤”这时同学们又十分激动地读凡卡让他爷爷来接他的话,这样一切思想感情尽在读中体现出来。再比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鸟的天堂》,但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们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了。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强大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会终生受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下狠气力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不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作为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我在教学完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对学生说:“安徒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写的童话可多了,是不是都像本文一样想象手法呢?是不是都反映穷孩子的生活呢?大家多看几篇他的童话就知道了。”听了我的话,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下课就去图书室借书,有的还让家长去书店买,有的上网查阅。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讨论交流看书收获,他们一下子就说了安徒生的十几篇童话,这样不仅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还让他们自主寻觅知识的宝藏,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3.课内引导,课外强化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课外阅读成为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已闯入了全新的人类生活领域。为了是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在实处,我通过组织语文教学阅读实践活动,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断积累语言,丰富精神生活。
3.1 一日一首诗。几年来,我将吟读积累古代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所任的教学班中,我在全班开展“每日一首诗”活动。在教室里,不断变换古诗内容。每日利用录音机播放著名艺术家的配乐朗诵。按我所教年级的不同,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古诗文手册。要求每节语文课前必须吟诵诗词,以保证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另外,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古诗文吟诵表演或书面知识问答活动。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3.2 每生三坚持。阅读能力是在阅读训练中获得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就难以丰富,阅读能力也不容易增强。在我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在课外阅读方面,我努力要求学生做到“三坚持”:
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专题活动。如“读书知识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互相交流的平台。
坚持集体阅读与个人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每单元自由选择一篇课文,依据课文读其原著或与之相关的材料,然后在阅读课上进行汇报交流,以扩大知识面。
坚持每人一本读书笔记,每人定期办一份阅读小报,从而既增强了阅读积累,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4.改革朗读评价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教学中我采用评读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使学生在读与评中提升朗读能力与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读的乐趣。学生既是读的主体,又是评的主体,他们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当然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我首先告诉学生,同学的点评对提高我们的朗读水平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读的好的地方,可以让我们看到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同学的肯定与批评都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这样激起了全体学生参与评读的激情,在具体的朗读中我再进行相机诱导,如一个同学朗读完毕,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位同学读的好在哪里?你能像他这样读出来吗?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来示范一下要怎样读。这样引导的作用远远大于那种以好与差来评论学生的朗读。这样的评读,学生在不断地读与评中进行练习,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朗读动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朗读热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从而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将其贯彻落实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以新理念来指导阅读,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真正实现阅读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