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2019-11-27王晓钧

读与写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资源课件

王晓钧

(宁夏银川兴庆区第十九小学 宁夏 银川 750003)

前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教育信息的范围,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教学效果,吸引了学生了注意力,已经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1.影响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分析

1.1 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信息化技术虽然在小学课堂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应用,但是由于小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只要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课件就是应用了信息技术。还有的少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并没有应用的必要,只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对实际教学并没有任何帮助,并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制作课件,没有制作的必要。这些教师都存在着对多媒体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制作课件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1]。

1.2 缺乏信息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与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网络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丰富了教学内容,所以教师会优先选择网络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会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教师信息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使得教师在挑选网络资源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针对性的进行选择优质教学资源,而且还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有的时候很简单的课件,却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制作,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信心。所以,缺乏信息技术能力是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2]。

1.3 培训工作力度不够。由于小学教师受传统教育方法影响较深,并且我国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较发达国家晚,所以我国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与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弊端,与培训力度不够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实际的培训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小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需要。很多教师普遍反馈,当前的培训只要交上费用,甚至不用去上课,就可以得到相关资格证书。

2.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预防对策

2.1 理论学习程序化。小学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是影响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的因素。为了提高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该加强小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小学教师能够创新思想,改善教学方式,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可以组织教师针对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使教师对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知,并将科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会议,与专业人才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2.2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当前小学教师缺乏信息技术能力是影响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另一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可以建立小学资源库,使小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查找教学资源时的内容更加统一,使相关数据更加准确、可靠,为教师查找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方便,为教师节约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并且可以从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考虑,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使教师通过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欣赏电脑动画时,教师就可以事先制作flash动画,在课堂上让学习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原理,激发学生对于动画的学习兴趣[3]。

2.3 加强培训力度。要想科学、全面地提高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就要结合现实实际,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当前小学教学的发展。因此,要针对性的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使培训不再只是停留与形式,培训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在教师参加完培训课程后,还要根据培训内容进行相关的考核,使教师加强对于培训知识的学习,对培训增加关注和重视,积极利用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论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小学教学形式的变革,丰富了小学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课堂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教学资源课件
教师作品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